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进行了含锌烟尘韦氏炉还原挥发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以及煤粉添加量对锌挥发率有较大影响.采用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中试,产出含锌52.68%的锌氧粉,实现了含锌烟尘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2.
通过电子探针附带扫描背散射电子成像(sEM)观察分析了ZA43合金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利用电子探针对合金中各相的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变质ZA43合金铸态组织中含0.15%混合稀土的存在形式。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分布于合金组织的晶界上,并以稀土金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枝晶中心和枝晶边缘没有发现稀土元素。稀土在α相的边缘含量较低,在η相中未见存在。ZA43合金经稀土调质,细化了合金晶粒。  相似文献   
23.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稀土镧对ZM5镁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M5合金中加入稀土镧后,组织中析出了稀土相Al_(11)La_3和Al_8LaMn_4,同时网状分布的β-Mg_(17)Al_(12)相转变为弥散化分布;随稀土镧含量的增加,ZM5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原因与稀土第二相强化及镧对β相形貌、数量及分布的改善作用有关。ZM5-0.78La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分别达到221 MPa和4.95%。  相似文献   
24.
稀土元素La对Al-10Mg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Al-10Mg合金铸态及固溶处理态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的加入使Al-10Mg合金晶粒组织细化,同时析出Al11La3化合物。经固溶处理后,Al3Mg2相溶解。随La添加量的增加,合金铸态和固溶处理态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添加0.35%的La及435℃×15 h的固溶处理可显著提高Al-10Mg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不同混合稀土添加量的ZL301+xRe合金(x=0.3、0.6、0.9,质量分数,%)铸态及固溶处理态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稀土能使ZL301+xRe合金铸态组织晶粒细化,并形成沿晶界弥散分布的Al-Re相。添加0.6%的混合稀土及在435℃经15h的固溶处理对提高ZL301+xRe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为有效,当混合稀土添加量超过0.6%时,Al-Re相转变为沿晶界连续分布的粗大杆状形态,该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6.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观察、能谱分析(EDS)和XRD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添加Zr及稀土Sc、La及固溶处理对Al-10M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和稀土Sc的复合含量均为0.25%时,Al-10Mg合金综合性能最为优良;复合加入0.25%的Zr、稀土La,与单独加入0.25%稀土Sc后的Al-10Mg合金力学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27.
通过H13钢热浸铝试验研究了纯铝、YL112合金及YL102合金熔体的压铸焊合特性,结果表明:H13模具钢在纯铝熔体中热浸形成了Fe2Al5、FeAl3金属间化合物相层,热浸YL112、YL102合金熔体形成了FeSiAl3、Fe2Al5金属间化合物相层,YL112、YL102合金熔体中的Si元素能够抑制热浸组织中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快速生长,减弱熔体与模具钢间的相互作用,使YL112、YL102合金与压铸模具间的焊合倾向降低。  相似文献   
28.
主要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复合抑菌剂对烤肠中腐败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稀释法对6种抑菌剂进行筛选,并通过液体二倍稀释法确定有效抑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有效抑菌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六种抑菌剂中丁香油、ε-聚赖氨酸、nisin三种抑菌剂效果较好,其MIC分别为0.125%,0.00625%,0.125%。经响应面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复合抑菌剂最优配比为丁香油0.849%、ε-聚赖氨酸0.050%、nisin 0.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