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8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在坚持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园区能源互联网成为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搭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典型架构,并对能源设备进行建模;提出了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能量缺额期望的评价指标;进一步,计及上述评价指标,构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所述模型考虑了能源设备N-1故障的能量缺额惩罚成本,以及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能量缺额期望的约束,并以结合灾变遗传算法和CPLEX求解器的混合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典型住宅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够兼顾系统的经济性、能源可持续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
23.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云控制的业务引导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的硬件部分由摄像头和光电传感器等模块组成。在机器人系统中采用深度强化学习,实现了对未知环境的预测,提高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可实现路线识别和自动导航的功能,能较好适应未知环境、及时完成业务的引导工作;该系统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4.
重复率脉冲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三种具有高受激发射截面、热光稳定的磷酸盐激光玻璃.给出主要光谱参数和激光性能.该玻璃已获应用.  相似文献   
25.
由于钕玻璃导热性差,钕玻璃激光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沉积在钕玻璃棒内,扩散缓慢。因此钕玻璃激光器一般只能在单次或低重复频率脉冲工作,并需用循环水冷却,否则将出现“热炸”,产生永久性破裂。 为提高脉冲重复频率及在无循环水冷却条件下工作,我们用φ4×60mm的磷酸盐钕玻璃棒(钕浓度为3.5%)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到了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26.
陈泽兴  李仲伢 《中国激光》1983,10(12):832-836
研究了处于两种不同聚光器中的磷酸盐和硅酸盐玻璃棒在单次脉冲氙灯光作用下产生的热畸变。实验表明,除玻璃的热光系数P、Q以外,聚光器的结构及玻璃的光吸收是影响热畸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电转气(P2G)技术具有弃风消纳和碳捕获的能力,是电—气互联网络(IEGN)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的重要支撑技术。基于P2G的技术特性,首先分析了P2G消纳弃风与低碳协同机理,并结合碳交易市场的背景,提出了P2G的碳交易市场激励机制,建立了IEGN综合碳成本模型。进而计及P2G碳原料成本、天然气网动态管存特性,搭建了IEGN日前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模型目标函数以弃风罚系数作为协同参量,实现对低碳经济成本最小和最大风电消纳两目标的协同。针对模型强非线性的特性,提出了改进的逐次线性化方法对模型进行线性化求解。算例仿真表明,气网动态管存特性和碳交易激励对提升P2G运行空间、提高系统弃风消纳和低碳效益具有积极作用,而所提的改进逐次线性化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可提升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28.
微能源网中的新能源和负荷存在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鲁棒优化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保证微能源网的安全性,但具有保守性强的缺点。而弱鲁棒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度。文中对典型的微能源网进行数学建模,并构建了基于弱鲁棒优化的微能源网调度模型。模型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在能源供求关系中引入表征能源功率缺额的松弛变量,以微能源网的综合利润与惩罚项之差最大为目标,并通过对等式转化理论将不确定性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使其可通过常规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可以改善调度保守性,提高调度经济性,而且可以适应不同决策者的调度要求。  相似文献   
29.
"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能源行业,并推动智能电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从多耦合能量流的随机动态特性、广域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量-信息流的互作用特性3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统(CES)的形态特征;并以CES建模、系统分析方法、控制方法 3个核心技术为对象,概述CES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概况,进而提出相关核心技术在新一代CES中的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30.
提出一种由点及面的建模思路及相关性分析的无功规划方法。该方法从无功平衡的角度将影响无功优化配置率的特性参数分为影响程度小(LI)和影响程度大(MI)的两类,利用LI类特性参数建立20 k V城市电缆网的"点模型";而MI类特性参数则用来对"点模型"进行多维度拓展,使分析工作能较强覆盖不同特性的线路。进而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进行20 k V城市电缆网无功配置率的优化研究,得出适用于不同负荷特性的配变台区的最优无功配置率参考范围,以解决目前对20 k V配电网无功配置率研究不足、指导原则中配置区间过于笼统及缺乏差异性等问题,也避免了针对各线路逐一进行无功优化规划的通用性不足的问题。算例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