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24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含物理交联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和吸油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在单一化学交联吸油树脂中引入物理交联的设想,并采用悬浮聚合法全盛了含部分物理交联和单一化学交联的高吸油聚丙烯酸酯。研究了聚合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引发剂、分散剂用量和交联剂形式及用量对树脂形态、凝胶分率和吸三氯乙烯、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方式对树脂的吸油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2.
在50升氯乙烯聚合釜中,研究了搅拌型式、搅拌强度、分散剂种类和用量、水油比对树脂平均粒径与粒径分布的影响,分析其规律,建立了相应的关联式,可供聚合釜搅拌技术的改进和树脂质量的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93.
用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己二酸铵中的微量氯离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己二酸铵中的微量氯离子的方法,该法采用雾化增效剂增效、AgNO3与己二酸铵中的微量氯离子反应,测定剩余Ag+间接求出氯离子的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9%~4.8%,灵敏度(1%A)为0.022mg/L。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偏氯乙烯(VDC)-氯乙烯(VC)悬浮共聚树脂的加工流变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增加共聚树脂中VC单元的含量,可改善树脂的流变性能,而对热稳定性几乎无影响;提高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导致树脂流变性能降低;环氧大豆油(ESO)、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ATBC)助剂能改善树脂的加工流变性,其中ESO兼有热稳定剂作用。该共聚树脂的流变特性与日本树脂相近。  相似文献   
95.
分别采用蒙脱土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和与乙二醇(EG)混合的方法,通过原位插层聚合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蒙脱土(PET/MMT)复合材料,研究了MMT含量对PET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热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化MMT的加入量增加,PET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将有机化MMT分散在乙二醇中再聚合所得复合物中MMT分散更为均匀;MMT的加入使PET的玻璃化温度、冷结晶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降低,BHET法的PET结晶度和热结晶温度增加,而EG法的PET结晶度和热结晶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96.
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的聚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聚合初始温度、搅拌转速、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对聚合稳定性、树脂粒径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初始温度为50℃、以Span-60为分散剂、分散剂用量为4.4%(相对于单体质量)及搅拌转速为500r.min-1的条件下,聚合过程稳定性好,树脂粒径适中、饱和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  相似文献   
97.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分散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介质的分散聚合的成粒机理的基础上,阐明分散剂在分散聚合中的稳定作用,着重综述分散剂的结构组成及用量对分散聚合树脂颗粒特性、聚合速率、产物分子量及分布等的影响,并展望Sc-CO2中分散聚合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98.
纤维素的酸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中的酸活化为例对纤维素的酸活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酸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结晶破坏影响很大,在活化温度为40~60℃、活化时间小于2 h时,结晶破坏速率较快;活化温度对纤维素平均聚合度的影响较大,当活化温度高于80℃时,纤维素降解显著;活化前期,平均聚合度下降明显;活化过程通氮可以减少纤维素的氧化和水解;红外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酸活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溶胀,除了降解,无其它化学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9.
废铅酸蓄电池渣泥湿法脱硫和还原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废铅酸蓄电池渣泥中硫酸铅脱硫和二氧化铅还原湿法过程进行研究。采用碳酸钠作脱硫剂,脱硫率比用碳酸铵要高。草酸作还原剂,还原率比亚硫酸盐等法要高。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硫酸铅脱硫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找出了二氧化铅还原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0.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CAP乙酰和丙酰取代度、特性粘度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浓度增加虽可使产物的取代度增大,但粘度降低,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wt,相对于纤维素),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酯化反应使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