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6篇
  免费   2913篇
  国内免费   1909篇
电工技术   2100篇
综合类   2985篇
化学工业   2982篇
金属工艺   1612篇
机械仪表   1879篇
建筑科学   1879篇
矿业工程   1286篇
能源动力   560篇
轻工业   2972篇
水利工程   690篇
石油天然气   886篇
武器工业   374篇
无线电   23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99篇
冶金工业   871篇
原子能技术   314篇
自动化技术   345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999篇
  2021年   1302篇
  2020年   965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655篇
  2017年   702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130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649篇
  2012年   2100篇
  2011年   2271篇
  2010年   2060篇
  2009年   1981篇
  2008年   1902篇
  2007年   1941篇
  2006年   1705篇
  2005年   1348篇
  2004年   997篇
  2003年   582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视频会议等多播应用中,降低多播树网络费用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关键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多播路由KDDMC算法。由于在算法中优先考虑采用关键节点,实现更多链路的共享,从而降低网络费用。在随机网络上的仿真结果表明,KDDMC算法的多播树网络费用优于SPH算法。同时证明了KDDMC算法的复杂度为O(n^3),且利用所提出的路由表算法易于分布式实现。  相似文献   
52.
Al-Cu双金属复合结构的扩散连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扩散连方法进行了Al-Cu双金属复合结构的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焊接工艺,材料组合以及母材状态情况Al合金与Cu的连接性,观察了接头区域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表明,固相扩散连接是一种适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连接区域形成Al-Cu金属间化合物,达到Al和Cu的有效连接,材料组合,母材原始状态以及连接工艺参数对Al合金与Cu的扩散连接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表面镀Ni工艺不但能够有效阻止Al和Cu之间形成脆性相,而且Al和Ni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扩散连接,改善了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53.
水环境标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出发,介绍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及现阶段的实施情况,论述水环境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施过程中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水环境标准是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水环境标准日臻健全、完善。分析我国水环境标准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差距,提出今后需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标准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4.
针对有线电视技术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
用磁控溅射法在Pt/Ti/SiO2 /Si衬底上制备了PbZr0 .52 Ti0 .4 8O3(PZT)薄膜 .XRD结果表明经过退火后的PZT薄膜呈现多晶结构 .通过红外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了λ为 2 .5~ 12 .6 μm范围内PZT薄膜的椭偏光谱 ,采用经典色散模型拟合获得PZT薄膜的红外光学常数 ,同时拟合得到未经处理的PZT薄膜和退火后PZT薄膜的厚度分别为 45 4.2nm和 45 0 .3nm .最后通过拟合计算得到结晶PZT薄膜的静态电荷值为 |q|=1.76 9± 0 .0 2 4.这说明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PZT薄膜中 ,电荷的转移是不完全的 .  相似文献   
56.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ta-C) films deposited by the filtered cathodic vacuum arc technology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visible Raman spectroscopy, AFM and Nano-indentor. The Raman spectra have been fitted with a s  相似文献   
57.
本文采用挤压浸渗法 ,制得不同稀土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铸造显微组织 ,分析了稀土含量对共晶硅组织形态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稀土相进行了观察 ,探索了稀土相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 ;并对不同稀土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 ,结果表明稀土能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58.
服务作业系统设计技术路线及方法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宪华 《工业工程》2002,5(5):50-52
服务项目实施需要特定的设施和作业系统。阐述了服务作业系统的特征,以工业工程和市场营销等多学科为指导,探讨了该类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理,提出了完整服务作业系统设计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9.
ZG3Cr13钢经长期时效后组织及硬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G3Cr13钢在550℃~600℃的工作温度区间经2500h长期时效后的硬度及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时效1000h内,硬度有明显的下降,之后趋于稳定;组织变化与正常处理后的组织均匀化程度有关,原始组织越均匀组织稳定性和热强性越高。  相似文献   
60.
砂岩储集层微波加热产生微裂缝的机理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微波加热无需介质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热惯性小、选择性加热、穿透力强、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已被试验性地应用于石油开采中。但有关微波加热对储集层岩石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还很缺乏,限制了该项技术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微波加热前后砂岩岩样微观结构变化、微裂缝产生机理及特征。结果表明,砂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微裂缝,且不同岩石的微波加热致裂机理不尽相同,主要包括:矿物失水收缩、颗粒粒间开裂和颗粒内部开裂,低渗透致密砂岩刚性颗粒的粒内开裂作用显著。微波加热产生的微裂缝具非定向特征,即使在应力的作用下有一部分裂缝会发生闭合,但仍有大量微裂缝可以起到增加渗透率的作用。井下微波加热的致裂作用有助于改善近井区域渗流能力,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效率。图4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