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0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兴隆庄煤矿恢复植被23a的绿化矸石山小环境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矸石山绿化造林后,在生长季4、7、8、9月份小环境的气温和土壤温度有明显的降低,矸石山的气温和土壤温度平均降低了2.8℃和5.0℃,在10月底小环境的气温和土壤温度有小幅度的升高,平均升高幅度分别为0.6℃和0.4℃。绿化造林提高了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增加空气相对湿度7.1%。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高寒地区闭坑露天煤矿不同母质与生态修复方式等多因素作用下的土壤肥力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及分区反距离的方法,对灵泉闭坑露天煤矿矿坑及外排土场土壤肥力状况及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不同肥力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并推荐适宜的生态恢复植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大多属于中等偏低的肥力水平。采取了覆土措施、土壤母质条件较好或经过人工生态修复的区域是肥力较好的土壤分布区。三级肥力区域播种一年生的禾本科、藜科先锋植物,二级肥力区域播种多年生禾本、豆科植物及沙棘等耐贫瘠、抗逆的灌木,一级肥力区域则依据近自然原则,兼顾经济效益选择植物。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液压伺服机在研究岩石渗透参数中的应用,并结合微观分析资料,初步探讨了红层软岩的渗透特性.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三相反应模拟系统,以CO_2为主要残余瓦斯气体,以煤中典型矿物和高硫酸盐高铁矿井水为固、液反应相,开展闭坑瓦斯矿井水-岩-气反应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三相反应模拟实验中矿井水化学成分变化和矿物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岩-气三相模拟反应中,矿井水的pH升高,Eh降低,矿物相的溶解导致矿井水中Ca~(2+)、HCO_3~-、SO_4~(2-)以及可溶性SiO_2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Mg~(2+)含量无明显变化,总Fe浓度下降,矿化度明显增加;煤岩典型矿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溶解反应,方解石发生溶解作用时,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新的碳酸盐矿物,黄铁矿在溶解的同时伴随着绿泥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25.
通过浸泡、高温煅烧等方法将Fe~(2+)负载于竹炭上,制成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Fe~(2+)负载效果,并研究其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当Fe~(2+)负载平衡时间为60min、Fe~(2+)的质量浓度为1 280mg/L时,最佳的负载量为65.85mg/g。对于处理50mg/L的含铜废水,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2.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min,H_2O_2的投加量2mL/L,催化剂的投加量0.6g/L,此条件下Cu~(2+)的去除率可达到88.85%。该催化剂适用的反应pH值范围大,在碱性条件下处理效果也可达到55%以上,同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三次利用后去除率仍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6.
水解-好氧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解与好氧相结合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加入生活污水后制药废水易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Cr和BOD5分别为2800mg/L和1040mg/L,经过水解酸化和两级接触氧化处理后,出水CODCr和BOD5分别为98.6mg/L和28.5mg/L,CODCr和BOD5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6.5%和97.3%,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7.
中国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储存是减少CO2排放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方法主要包括:油气田储存、沉积盆地咸水含水层储存、无商业开采价值的深部煤层储存.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工程经验,分析了适宜中国CO2地质储存的潜在区域以及CO2地质储存地质处置中存在的风险,并对中国CO2地质储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多种形式,其中大部分微量元素都能与煤中有机质结合。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煤的煤化程度有一定联系。实验选取了褐煤、烟煤、无烟煤3种共7个煤样进行分析,采用ICP-AES方法测定了煤中微量元素含量,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仪分析了3种煤的可溶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征,并运用平行因子法对荧光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煤中溶解性有机质与煤中微量元素赋存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中不同微量元素在褐煤、烟煤、无烟煤中的分布有差异,As,Mg,Cd,Mn在褐煤中含量最高,Li,Sr在无烟煤中含量最高,而Cu,Co在3种煤中含量差异不明显。褐煤中可溶性有机质以腐殖酸类为主,烟煤的荧光基团有腐殖类和类蛋白类,而无烟煤中未能检测出荧光峰。荧光强度亦随着煤化程度的递增呈现递减。煤中As和Mg的赋存与煤中可溶性有机质可能存在着一定联系,即煤中可溶性腐殖酸荧光强度越大,As和Mg越丰富,而Li和Sr则相反。  相似文献   
29.
华东地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与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我国煤矿区水资源短缺、矿井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分析了华东地区主要煤矿区矿井水的充水来源和水质特征,根据水质将矿井水划分为4种类型,即洁净矿井水、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酸性矿井水,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矿井水的水资源化技术,认为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可使矿区水环境系统免遭破坏,缓解矿井排水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矿井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0.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及微污染水源的水质特点.对目前微污染水源水各种处理方法的净化机理及工艺进行了讨论和评价.并提出在处理技术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