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2篇
轻工业   37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枢与轨道之间的接触特性直接影响电磁轨道发射器工作过程中电枢与轨道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分布和电枢与轨道上的电流分布,进而影响发射器的焦耳热分布,从而影响电磁轨道发射器的性能和寿命。为了改善发射器电枢与轨道之间的接触特性,对非过盈配合状态下电枢膛内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电枢的运动特性和接触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选取电枢膛内运动过程中与轨道之间接触状态最严峻的典型时刻,基于Cooper-Mikic-Yovanovich电接触理论和“1 g/A”经验法则分析枢轨间接触压力,设计了期望电接触特性,并针对典型时刻的接触状态基于反向加载法设计了电枢的过盈尺寸和形态。对装配过盈电枢和非过盈电枢的发射器进行仿真研究,比较其在典型时刻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电枢结构可以使电枢与轨道接触面上的电导率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电枢与轨道的接触状态,缓解了电枢区域电流分布集中现象和焦耳热集中现象,进而延长发射装置寿命。  相似文献   
52.
煤层顶板稳定性智能分区实现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少伟  张辉  李耀晖  张祥  姚宝珠 《煤炭学报》2013,38(9):1531-1536
针对目前煤层顶板分类方法存在计算量大、人工参与多、智能化程度低,为煤矿生产不能提供快速指导的问题,结合煤矿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层次分析和模糊聚类为理论核心,建立了煤层顶板稳定性层次分析模型,得出了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和合成运算方法。以Visual Basic 6.0为编译环境,将Matlab与Surfer进行二次混合编程,对钻孔数据以及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自动绘制煤层顶板稳定性类型分区图,形成煤层顶板稳定性智能预测分区系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贺西煤矿3号煤层顶板稳定的预测,通过钻孔窥视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3.
煤巷锚杆支护全线跟踪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前采用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在预防巷道冒顶方面的瓶颈。从而提出了全新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全线跟踪设计法,其关键技术为支护前期的顶板岩层结构探测和支护后期的顶板微变形监测。论述了两项关键技术分别由顶板岩层结构探测仪和顶板微变形监测仪两个仪器来实现。其中,顶板岩层结构探测仪是集成在风动锚杆钻机上,数据处理采用训练成熟的BP算法神经网络进行结构的识别;顶板微变形仪可以方便的安装在顶板锚杆上,方便操作,具有监测密度大、周期短、精度高等其它仪器不能相比的优点。本设计方法实现了边施工、边监测、边修改。以两项关键技术为基础的全线跟踪设计方法应用于某矿的支护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常用的树脂锚固剂是实现螺纹钢锚杆与围岩黏结的重要介质,其工作性能对锚固质量存在重要影响,螺纹钢锚杆端部搅拌树脂锚固剂是锚固的关键步骤。为明晰螺纹钢锚杆端部搅拌树脂锚固剂问题,基于已有成果分析了螺纹钢锚杆搅拌端部类型,重点对双楔形端部搅拌树脂锚固剂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到了加制“V”型槽双楔形搅拌端效果良好的理论基础。锚杆端部加制“V”型槽有助于锚杆端头刺入锚固剂封袋,增加锚固剂所受的旋转力,更好破坏锚固剂封袋,增强锚固剂的搅拌效果;拉拔实验发现,双楔形角在60°~75°,随着双楔形角的增大,锚杆的拉拔力有逐渐递增的趋势,在双楔形端部加制“V”型槽的螺纹钢锚杆锚固时,平均拉拔力峰值比未加制“V”型槽的提高了22%,比传统原型锚杆提高了62%,相比于锚杆有横肋双楔形搅拌端,无横肋双楔形搅拌端的平均拉拔力峰值下降了约16%;通过高速动态非接触全场应变测试系统观察搅拌过程发现,锚杆原型搅拌端搅拌锚固剂时其封袋是被搅拌端挤压、摩擦破坏的,且破坏过程中锚固剂封袋几乎没有发生扭曲;锚杆单楔形搅拌端搅拌锚固剂时锚杆单楔形尖端从锚固剂与孔壁之间的空隙插入,将锚固剂推入孔壁的一侧进行挤压、旋转,并从锚固剂侧面...  相似文献   
55.
刘少伟  尚鹏翔  张辉  姜彦军 《煤炭学报》2015,40(8):1753-1760
锚固系统失效是煤矿锚杆支护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锚固系统锚固力低下普遍存在。针对煤矿巷道锚固系统失效问题,确定了影响软弱岩层锚固系统失效的主要因素为锚固剂黏结失效,根据理论分析成果,提出了采用改变锚杆孔底形状提高锚固力的方法。通过对普通钻孔、圆柱扩孔、正楔形扩孔和倒楔形扩孔四类锚固系统分析,以锚固体极限拉拔强度、锚固剂与锚杆黏结面应力及位移为指标,确定正楔形为最佳扩孔形状。以锚固剂与锚杆黏结面应力分布特征为依据,确定了正楔形扩孔的最优楔角为40°。设计研发了相应的扩孔机具,进行实验室锚杆孔钻扩与锚固系统拉拔试验,验证了正楔形扩孔的作用机理与提高锚固系统锚固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双麦麦精对酸奶益生菌及其感官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麦麦精是以大麦,其他麦类为原料通过酶解提取的一种天然营养物质。在酸奶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双麦麦精,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检测不同储存时间下,酸奶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并且通过感官实验评定双麦麦精对酸奶口感、口味、色泽以及香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双麦麦精添加量为3%,蔗糖4%时,对酸奶中益生菌的促生长作用最好。同时验证了3%双麦麦精对双歧杆菌也有明显的益生作用。而且,3%添加量的双麦麦精在益生作用以及感官性质方面都比同等添加量的低聚果糖效果好。  相似文献   
57.
应用六种不同化学成分的干酪样品研究化学成分对再制干酪结构性质的影响。通过TPA实验分析硬度、脆性、粘性、弹性、胶粘性、耐咀性、回复性等质构特性参数,并根据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干酪化学组分和粘弹性之间的关系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水作为增塑剂,脂肪作为润滑剂,均增加了干酪的液体性质。相反,蛋白质使干酪的三维结构更加牢固,从而使干酪更多的表现出固体性质。  相似文献   
58.
具有横向供应策略的可维修备件两级库存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少伟  关娇  王洁  舒涛  冯刚 《兵工学报》2015,36(7):1334-1339
在装备可维修备件的多级库存系统中增加横向供应策略,将传统的树状备件供应模式扁平化,可以大大缩短备件平均延误时间。在此背景下进行多级可维修备件的库存研究,建立具有横向供应策略的可维修备件两级库存模型,利用M/M/∞排队系统评估备件满足率、横向供应概率和缺货概率等重要参数,设计启发式算法进行备件优化配置。算例结果表明,引入横向供应策略后可维修备件两级库存系统的保障总费用能够降低39.4%.  相似文献   
59.
煤矿巷道顶板树脂锚杆锚固质量应力波法无损检测的实质在于准确测试并分析应力波的传播特性,目前对锚固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的认识并不全面。本文数值计算不同围岩类型、不同岩层组合、不同密实度、不同工作载荷锚固体模型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锚固体不同失稳模式下的波导特征存在差异性,即:锚固体中波速与围岩岩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依据波速可识别围岩岩性;层状锚固体围岩分界面处应力波发生反射,根据反射特征和反射时间可确定岩层属性和位置;提出一种依据底端反射波幅值比判断密实度的方法;围岩越"坚硬",锚杆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越大,且高阶固有频率与轴向工作荷载近似呈线性关系。利用开发的无损检测仪现场测试分析了顶板锚固体中应力波的频率域曲线,依据测试的横向振动频率曲线可判别顶板锚固体的失稳模式,对于易失稳的顶板便于采取及时主动加固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60.
以国内某钢厂断面为150mm×150mm的82B钢连铸小方坯为研究对象,建立连铸小方坯凝固传热模型,采用铸坯表面温度测量方法验证模型可靠性。依据铸坯凝固率fs=0.7~0.8为末端电磁搅拌合理安装位置,根据模拟结果得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过热度波动范围为20~40℃时,末端电磁搅拌最佳安装位置为距弯月面6.59~6.79m位置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在距弯月面6.73m处安装末端电磁搅拌,并进行工业实验分析了末端电磁搅拌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加末端电磁搅拌后,铸坯与盘条质量均有所改善。连铸坯平均碳偏析指数由1.05降至0.99,最大碳偏析指数由1.12降至1.05,中心等轴晶率由36%升高到39%;盘条中心偏析评级由2.5级下降到1.5级,网状渗碳体级别由4级下降到1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