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2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刘辉  叶红齐  李悦  周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10):137-140,144
采用表面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MMA/Al复合粒子,其过程分为2步:引发剂在铝粉表面的吸附、单体在铝粉表面的聚合。研究表明,只有在pH〈7的条件下,引发剂才可能吸附在铝粉表面,其吸附过程可用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相似的经验公式来描述;当m(MMA)/m(Al)=60%、m(APS)/m(MMA)=10%时,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与接枝效率可达较优值;复合粒子的失重是由于有机聚合物的分解造成的,而其增重则是由于AlN形成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离心惯性分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分级设备-离心沉降分级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以石英粉为原料进行了分极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溶液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在甲苯中溶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化率增大,而所得聚合物粘度与分子量减小;实验所得聚合速率与引发剂、单体浓度的关系分别为Rp∝C0A.I2B1N1,Rp∝C2T.M8P07TA,与根据自由基聚合所推导出的理论动力学方程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对Ni(Ⅱ)-Co(Ⅱ)-C2O4-H2O体系镍、钴溶解度[M]T(M指金属离子)和过饱和度(S)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绘制出pH-lg[M]T图和pH-lgS图。结果表明:当2pH3时,镍、钴的溶解度最小;当pH2时,镍、钴的过饱和度均随pH的上升而增大,此后继续提高pH值,其过饱和度基本保持恒定。加料方式也对镍、钴过饱和度和体系平衡pH值影响显著,正加(沉淀剂加入金属剂)过程的过饱和度和pH值均波动较小,反加(金属剂加入沉淀剂)过程则变化很大。共沉淀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热力学分析。pH≈1时,共沉淀粉体呈现2种形貌,粒度分布较广;当pH≥2时,共沉淀粉体粒度均匀,形貌单一。采用正加的加料方式,更有利于得到粒度均匀、形貌单一的镍钴草酸盐共沉淀粉体。  相似文献   
15.
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动态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提出了以知识点为基本元素的教学大纲的动态调整方法,并以实际课程的教学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希望该方法能在同类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鲁双  叶红齐  高莹  熊华亮  赵智 《应用化工》2009,38(8):1163-1166
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物,盐酸为水解抑制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了铝粉表面包覆二氧化钛薄膜的研究,制备了Al/TiO2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有机污染模拟物,其降解率作为评价手段,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当水钛比n[H2O]∶n[Ti(OC4H9)4]为40∶1,水解温度为35℃,pH值为4.5,反应时间为5 h,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样品经紫外灯光照3 h,降解率能达到85%。采用粒度分析、XRD等方法对包覆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证明了片状铝粉表面包覆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并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灯光照6 h,样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能达到97%,优于商用光催化剂P25。  相似文献   
17.
陈雯  叶红齐  李友凤 《应用化工》2009,38(12):1746-1749
介绍了一种制备板状氢氧化铝粉体的新方法。从晶体生长行为和反应机理出发,研究碳酸化分解法不同工艺条件:原料液偏铝酸钠浓度、反应气体CO2通气速率、碳分终点pH值、干燥条件等因素对氢氧化铝粉体板状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不同晶型向导剂和分散剂对粉体形貌的影响。得到的产品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等检测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偏铝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2.5 mol/L,CO2气体通气速率为100~200 L/h,反应终点控制为pH=12,添加一定量的A lF3和三乙醇胺作为晶型向导剂和分散剂时,可以得到六角板状氢氧化铝,其平均粒径为16.520μm,径厚比为30~60,比表面积351.350 3 m2/g。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具有六角片状结构的氧化铁的特性及应用,并对其制备方法,包括天然矿物加工和人工合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9.
双层包覆对铝粉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铝粉的耐腐蚀性能,在铝粉表面进行了无机-有机、有机-无机双层包覆,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分散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用量、n(SiO2)/n(Al)、n(H2O)/n(SiO2)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有机包覆的最优条件是: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h;引发剂用量0.030 g,分散剂用量为0.500 g.而有机-无机双层包覆的最优条件是:n(SiO2)/n(Al)=20%,反应温度为30℃,n(H2O)/n(SiO2)=10.与原料铝粉相比,无机、有机单层包覆的缓蚀效率分别为66.1%、80.0%,而无机-有机双层包覆与有机-无机双层包覆铝粉的缓蚀效率分别可达96.4%、97.9%,即通过在铝粉表面进行双层包覆可有效地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苯乙烯原位共聚包覆颜料铝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颜料铝粉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原位聚合法在其表面进行了丙烯酸-苯乙烯共聚包覆,获得了原位聚合的优化条件,并运用SEM与粒度测试对包覆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苯乙烯原位共聚包覆铝粉能够极大地改善铝粉的耐腐蚀性能;其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h、m(丙烯酸+苯乙烯)/m(Al)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为1.5g、加料方式为同时滴加(丙烯酸+苯乙烯),此时缓蚀效率J最高可达98.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铝粉与聚合物之间起到“分子桥”的作用,使得共聚物能够牢固地包覆在铝粉表面,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