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2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开采速度与地表移动变形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现场实测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资料为基础,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对开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其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其间的动态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62.
煤矿副井是地下开采活动的重要通道,肩负着矿井的人员提升、物料运输和通风等重要功能,在井筒保护煤柱开采中对井筒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以鹤壁九矿新副井保护煤柱内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利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井筒移动变形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Drucker-Prager准则对井筒全段岩层的破坏情况进行判定,以此来评价开采方案对新副井的采动影响,可为煤矿的生产规划提供依据,为类似条件矿井井筒保护煤柱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3.
巨厚松散层下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厚松散层下条带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及地表移动参数有明显的特点 ,采用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移动变形结果的精确与否 ,关键在于地表移动参数 .针对焦作矿区内巨厚松散层的地层条件 ,以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 ,用数学方法分析了巨厚松散层下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及地表移动参数 ,并得出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函数式  相似文献   
64.
淀粉资源丰富,应用领域广泛,但是天然淀粉的功能性质具有局限性,制约了其应用,因此淀粉改性研究备受研究学者关注。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独特的双亲性,改善了淀粉的疏水性和乳化性。然而,传统方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效率低,酯化淀粉的功能特性仍不能达到最佳应用要求,因此如何制备高质量的酯化淀粉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年来物理技术作为环保、高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改性淀粉的生产中。研究发现采用物理技术对天然淀粉进行预处理后有利于酯化淀粉的制备,物理技术对淀粉颗粒结构的破坏可以增加淀粉的酯化位点,提高酯化效率。此外,经物理技术预处理后酯化淀粉的功能特性也有所改进,进一步促进淀粉的实际应用。该文对超声波、脉冲电场、超高压、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动态高压微流化、球磨等6种物理技术在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淀粉制备中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了6种物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阐述了物理技术对淀粉结构及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淀粉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66.
李德海  王振宇  周亚嫌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206-209,214
以红皮云杉球果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红皮云杉球果多酚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考察了红皮云杉球果多酚的总抗氧化性、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以及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球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红皮云杉球果多酚提取量为136.3mg/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红皮云杉球果多酚,对于ABTS+.、OH.、DPPH.和O2-.都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均强于VC和BHA。  相似文献   
67.
为控制地表沉陷保护地表建筑物,以赵固一矿11011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厚松散层条件开采下,地表下沉曲线的动态变化、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地表移动变形持续时间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情况。结果表明:由于上覆厚松散层土体结构松散、几乎无承载能力,地表下沉量变化较大,地表下沉速度较大,最大值为24.5 mm/d、下沉剧烈且地表下沉的范围增加较明显,在充分采动的情况下,预计其地表下沉系数大于1。在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中,活跃阶段约占总时间的53.4%,而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91.3%,因厚松散层土体固结的原因引起的衰退阶段虽然下沉量小但持续时间较长;工作面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182 m。上述结果表明厚松散层地区煤层开采,地表呈现受采动影响敏感、下沉速度大、下沉剧烈、下沉系数大和地表移动衰退时间长等特征。  相似文献   
68.
非晶化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球磨法非晶化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和全自动气体吸附仪等分析手段研究非晶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非晶化玉米淀粉颗粒破裂,偏光十字消失,相对结晶度由原玉米淀粉的23.4%下降到1.91%,淀粉从多晶态转至无定形态;糊化温度、热焓值均降低,糊化吸收峰消失;比表面积增大,粒度分布变宽、粒径增大,颗粒平均孔径增大;溶解度、膨胀度和持水能力均提高;而淀粉糊浊度下降,特征黏度值均小于原玉米淀粉,非晶化玉米淀粉热糊稳定性和冷糊力学稳定性均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69.
Verhulst模型模拟地表移动变形的时间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费尔哈斯模型的特点,把少量的原始数据作各种处理并基于关联空间、光滑离散函数等概念,建立灰微分方程模型来模拟地表移动的时间过程,求得地表移动的时间响应模型,用生物生长过程来模拟地表移动的时间过程,对预防开采沉陷,对减少地表构筑物的损害及保护地面设施,对减少开采沉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0.
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分析开采煤层上覆层状结构岩层受开采的影响,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的移动机理,并定量地解释了岩层的移动现象,得出了岩层中下沉盆地剖面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