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4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71.
自实现机械化采矿后,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以解放矿工就成为世界采矿界的科研目标。在回顾智能化采煤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动力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发展阶段对采煤工作面的要求,进而提出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基本要求;其次,从科研计划研究、国内学术论文发表、相关专利授权以及国内煤矿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的创新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从"十一五"起就开始重视智能化采煤技术的研究,通过10余年的大力发展,批准了近10个与采煤智能化技术有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同时产生一大批学术论文和授权专利,这些创新成果形成了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与超大采高、特厚煤层等4种智能化采煤基本模式,并建成了近200处不同层次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再次,从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巷道集中监控技术等5个方面,归纳了在初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上已成熟应用的35项智能控制技术;最后,针对复杂条件下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技术难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突破的精准定位、煤岩识别、智能支护、自主纠偏和智能煤流感控等5项智能化采煤关键技术,并给出相应的技术突破思路。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智能化采煤装备技术总体已达到自主化、成套化、实用化的国际先进水平,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智采工作面的自主能力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72.
矿用带式输送机传统驱动系统存在传动线路长、传动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等技术不足,针对传统驱动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集多点永磁直驱与永磁张紧于一体的带式输送机永磁智能驱动系统,并通过仿真试验和现场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对带式输送机永磁智能驱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基于传感器矢量控制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的双闭环矢量控制、柔性启动与多机协调控制,永磁张紧系统的三闭环控制与打滑抑制等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带式输送机永磁智能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在理论层面验证永磁智能驱动系统的正确性。通过现场应用实例与经济效益分析,验证了永磁智能驱动系统的优势。仿真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永磁智能驱动系统的多种控制策略在保证带式输送机重载柔性平稳启动的同时,也有效减小了启动时动张力对胶带的冲击损伤;可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多机转矩平衡,能够解决多点驱动功率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张紧系统与驱动系统协调性良好,可实现快速张紧,同时在发生打滑时张紧系统可快速响应消除打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与传统的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相比,永磁智能驱动系统可大幅度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程度,有利于推进矿山装备的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273.
自修复聚氨酯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4-羟基苯硼酸(HPBA)为原材料,制备了基于硼氧六元环的高强度自修复聚氨酯(PU)。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其热性能;研究了PU的力学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硼氧六元环结构的引入使PU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当HPBA含量从0 mmol增加到0.75mmol时,PU的拉伸强度从(23.8±1.8) MPa提高到(51.3±4.2) MPa;在80℃修复36 h后,PU/P-0.7的修复效率达到80.9%±4.2%。此外,PU还具有热响应的形状记忆性能,75℃时,其形状回复率达到96.1%±1.7%。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了PU的相对分子质量,其数均分子量为3.28×104。  相似文献   
274.
艾塞那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由39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双激素靶向调控血糖的作用。该文对艾塞那肽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原肽拆分成6个全保护片段,分别经过独立的固相或液相方法合成,然后对片段进行组装,经切割、纯化,得到艾塞那肽产品0.98 g,纯度﹥98%,总收率33.8%。切割时保留Fmoc-保护基可以使目标峰与杂峰有效分离。该方法结合了固相和液相合成的特点,与传统方法相比,是一种周期较短、纯化方便和收率较高的合成艾塞那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5.
杨小林 《轮胎工业》2014,34(11):695-697
对PN370密炼机的卸料门驱动系统中影响设备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取消悬臂支架和增加液压缓冲阀组的方式对卸料门驱动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PN370密炼机卸料门驱动系统故障减少,维修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和胶料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276.
为揭示新浇混凝土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设计了新浇混凝土试块超声波和爆破振动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d内,各测点峰值振速随爆破次数和龄期的增加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近中区测点出现下降后再反弹回升现象;3d后,各测点峰值振速随着爆破作用次数的增加总体上减小,3~5d的减小幅度较6~8d的显著,在6~8d内,中远区测点振速随着爆破作用次数的继续增大有突然增大的过程。在前6次爆破中,K值快速增大,α值快速减小;随后随爆破次数增加K值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且随着爆破作用次数的增加降低幅度由大变小,而α值整体上是缓慢增加的,但随着爆破作用次数的继续增加存在有突然减小的过程。0~3d内的超声波波速随龄期和爆破次数的增加呈严格递增规律,3d后超声波变化与振速变化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