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16篇
矿业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为考察纳米WS2于油液中对已有粘着磨损表面的作用行为,通过摩擦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EDS)、氩离子溅射分析等手段,研究油基纳米WS2对粘着磨损表面的形貌与表面膜层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基纳米WS2可有效改善粘着磨损表面形貌,使磨损表面粗糙度降低46.5%,并减少磨损量82.3%,油液温升降低27.6%;油基纳米WS2通过其中的纳米WS2颗粒在粘着磨损面形成由纳米WS2、纳米WO3、纳米FeS和纳米FeSO4组成的致密极压抗磨修复层,该修复层通过滑移铺展将粘着磨损表面修复平整,表现出良好的自适应修复特性。  相似文献   
42.
AZ31B镁合金电磁铸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安装的水平式双辊连续铸轧机上进行了AZ31B镁合金电磁铸轧试验,成功试制出3mm×200mm×Lmm的AZ31B镁合金铸轧板,研究了电磁场对铸轧板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B镁合金铸轧过程中施加电磁场能显著细化铸轧板的晶粒组织,晶粒平均尺寸由不加电磁场的28~30μm减小至12μm左右;板坯力学性能也得到有效改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分别提高了16.3%、28.7%、50%和17.1%。  相似文献   
43.
未来,铝锂合金将会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大量应用,但目前对铝锂合金的化学铣切加工还研究较少。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2197铝锂合金厚热轧板化学铣切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依次为NaOH>Na2S>温度>溶解A l>三乙醇胺(TEA);对腐蚀速度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aOH>温度>TEA>Na2S>溶解A l,化学铣切液的最佳配方为180~250 g/L NaOH,35~45 g/L Na2S,30~60 g/L A l,40~80 mL/L TEA,温度为(95±2)℃。采用最优工艺化学铣切的试样表面粗糙度可达1.2~1.6μm,腐蚀速率0.04~0.06 mm/(m in.面)。新配制的化学铣切液的老化时间对表面粗糙度有重要的影响,通常需要老化3~5 d,才能得到合适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44.
采用多能场复合作用下的湿式粉碎法制备纳米WS2粉末,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加入传统发动机油中制备出系列纳米WS2环保节能型发动机油,在汽油车和柴油车上对传统发动机油和纳米WS2发动机油进行行车试验对比研究,考察行车试验中纳米WS2粉末的节能减排特性。结果发现,在汽油车上使用时,纳米WS2能使传统汽机油保持优良且更加稳定的粘温性能、润滑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并且汽机油中的铁含量明显减少,使用寿命提高1.5倍。此外,纳米WS2能显著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最大49.6%,最小也有16.4%,平均节省燃油20.3%);在柴油车上使用时,纳米WS2能有效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使耗油量明显下降(约14.4%),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的运行噪音,发动机的有害气体(NOx)排放减少34.8%~51%。行车试验表明,汽油车和柴油车上纳米WS2粉末均具有优良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45.
用四球机考察了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硫化氧钨(WADTP)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WADTP能够有效地改善金属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环境,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46.
本文在系统测试基础上,分析了1600高速铝带轧机驱动系统的负载规律。重点研究了高速稳态扭振和低速拍振的激振机理。提出了存在机—电反馈闭环振荡系统的见解。同时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改善轧机动态特性的某些途径。  相似文献   
47.
以铝箔轧机单辊和双辊驱动方式的工业性试验为基础,测试分析了不同驱动方式对铝箔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试验,织构分析、电镜观察等研究,结果证实,在高速轧制条件下,单辊驱动所生产的铝箔具有不同的金相织构和较高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8.
在电磁和超声外场下成功制备铸轧铝带坯,并对其进行冷轧实验,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对复合能场铸轧铝板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织构的影响,并与相同道次的普通铸轧铝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两种铸轧铝板的晶粒逐渐被压扁和拉长,最终获得明显的纤维组织,其中复合能场铸轧板的组织更加均匀;复合能场铸轧板各道次的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均高于同道次的普通铸轧板,各向异性指数(IPA)明显小于普通铸轧板;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两种铸轧板的黄铜(B)、S及铜(C)织构的密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高斯织构(G)先增后减,旋转立方织构(RC)逐渐减少,其中复合能场铸轧板的原始织构较漫散,相同道次的各织构密度较低。冲杯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能场铸轧板的深冲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铝板,其制耳率仅为1.7%。  相似文献   
49.
通过柴油发动机台架实验和行车实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自制纳米WS2车用机油添加剂在柴油发动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FC2000柴油发动机台架上应用时,纳米WS2车用机油添加剂在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载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油耗率,减少发动机尾气中NOx含量和颗粒物含量,并且当发动机转速为1 700r/min,负载为70N.m时,节油率最高为9.95%,颗粒物减排率最高为49.3%,而当发动机处于低速、高速、低载和高载等工况时,NOx减排率较高,最高达到36%;在柴油机大客车上应用时,纳米WS2车用机油添加剂使其耗油量下降约14.4%,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的运行噪声,使发动机的有害气体(NOx)排放减少34.8%~51%。综合表明纳米WS2车用机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50.
采用矿物油和合成油调配成半合成发动机油基础油,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和吸附修饰表面改性超细二硫化钨颗粒,使其作为固体润滑添加剂稳定悬浮于基础油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功能添加剂,研制了一种二硫化钨发动机油。经过摩擦学性能实验以及与国内外发动机油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该发动机油的油膜强度分别是国外发动机油和国内发动机油的1.06和1.38倍,烧结载荷分别是它们的1.75和2.33倍,并且在392N、1450r/min、30min条件下长时间作用时,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少,磨斑直径减小,磨斑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犁沟出现。表明二硫化钨发动机油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和极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