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4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dustry,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have realized that the key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migration of underground oil and gas and other fluid is not the pressure of stratum, but the underground fluid potential. Therefore, it is very crucial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fluid potential in order to correctly determine the exploration target area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in Tertiary of west Qaidam Basin, puts forward tile model of underground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predicts the ar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62.
矿山开采极易造成矿区地质环境恶化。文章结合荆各庄矿的实例,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这种治理技术应用恢复生态学、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技术,通过对现有景观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并引进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可提高区域景观生态的稳定性,从而使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63.
煤矸石山酸化的内外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分析了煤矸石山的酸化现象严重损害立地条件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煤矸石含硫量高而且主要以黄铁矿形式赋存,露天堆放及其特殊的堆积结构利于空气和水侵入,引起氧化反应导致酸化。在煤矸石堆积前分选回收黄铁矿、改进排放工艺和堆放方式,露天堆放时采取覆盖法、中和法和植被法,可有效预防和治理煤矸石山酸化。其中植被法是我国在目前技术尚不能充分利用煤矸石的情况下,妥善保存该“二次资源”并最大程度降低其环境污染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4.
基本农田保护与煤炭资源开采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我国人多地少,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尤为重要,如何保证保有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根红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煤炭资源开采往往造成耕地的破坏。从立法、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基本农田保护与煤炭资源开采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皖北煤电公司在多年土地复垦的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复垦管理办法和技术经验。即“原地复垦,一次复高到位,以复代征”,“异地复垦、以地换地”,“泥浆泵复垦技术”,“铲运机复垦技术”,“挖掘机和推土机联合复垦技术”,“生物生态复垦技术”。本文就对皖北煤电公司土地复垦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模式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6.
矿区水污染遥感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水污染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其现状调查十分重要。在详细分析野外实测水体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的多光谱ASTER遥感数据,采用光谱角制图技术,提取江西某铜矿区水污染信息并生成该矿区的三维立体模型,获取矿区水污染现状和成因。为矿区污染治理提供及时、准确和大尺度的遥感信息,从而有效地实现矿区污染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7.
利用工业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综述了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来源以及国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工业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该方法可望降低治理费用且适于现场操作,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试论采石场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简述了我国采石场分布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我国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我国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原则和关键技术流程,并探讨了适宜我国采石场生态恢复的若干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9.
闭矿规划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昌华  胡振琪 《中国矿业》2003,12(12):70-73
总结分析了矿山关闭规划的国内外现状,并讨论了在中国开展闭矿规划的意义。矿山关闭问题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开展闭矿规划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闭矿规划是我国响应全球环境保护和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的具体表现;从根源上解决“四矿”同题,为矿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闭矿规划是矿山关闭后处理工作的客观依据和重要保证;制定闭矿规划技术标准并着手矿山关闭立法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0.
目前已有的高潜水位平原地区的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技术存在充填物料数量不足和潜在污染性的问题。为分析黄河泥沙用作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的可行性,在济宁市梁山县陈垓引黄闸上游的黄河浅滩处及附近正常耕种的农田内采集了9个土壤剖面样和3个泥沙表层样,运用ICP-AES等手段对其土壤质地、pH值、电导率、有机质、营养物质和8种重金属(As,Cd,Cr,Cu,Ni,Pb,Zn,Hg)等理化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泥沙质地类型属于砂土,保水保肥性能差。②黄河泥沙的pH呈弱碱性,电导率值很小,能满足大多数作物的生长要求。③黄河泥沙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处于中下、低或很低水平,用作充填复垦材料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改良。④黄河泥沙中的Cd和Hg未检出,Cr,Cu,Zn,Pb,Ni和As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和三级标准值,不会造成污染。黄河泥沙用作采煤沉陷地的充填复垦材料是可行的,但需改善其保水保肥性能和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