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17篇
机械仪表   11篇
矿业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在中频感应炉中用大气熔铸方法制备了CuCr25以及CuCr25RE合金触头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铸态及锻态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探讨了微量稀土对CuCr25电导率及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锻造后可以获得均匀的组织分布,但添加稀土后Cr颗粒明显细化;合金添加稀土元素并经950℃×1h固溶,再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合金的电导率;对固溶后的CuCr25、CuCr25RE合金施以40%冷变形再进行480℃时效处理,其电导率较固溶后直接时效处理的有显著提高;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对合金的抗软化性能有所改善,使CuCr25合金的软化温度提高了约25℃.  相似文献   
102.
In order to predict and control the properties of Cu-Cr-Sn-Zn alloy, a model of aging processes via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ethod to map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of aging process and the hardnes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roperties of the Cu-Cr-Sn-Zn alloy was set u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 model is a very useful and accurate tool for the property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aging Cu-Cr-Sn-Zn alloy. Aged at 470–510 °C for 4-1 h, the optimal combinations of hardness 110–117 (HV)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40.6–37.7 S/m are availabl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显微硬度计、电子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TEM等,通过与Cu-0.1%Ag合金对比,分析了Cu-0.1%Ag-0.06%Ce合金和Cu-0.1%Ag-0.1%Cr合金的抗软化性能、合金元素的作用及结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Cu-0.1%Ag合金中分别加入铬和稀土铈后,综合性能明显提高,软化温度分别提高了110℃和35℃;稀土化合物以小球状分布在晶体内,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抗软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微量Zr对Cu-Ag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Ag-Zr合金,研究了微量Zr对Cu-Ag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Zr含量的增加明显减小,随着受电电流和滑动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是主要的磨损机制.微量Zr的加入使合金中形成弥散细小的析出相,使其磨损性能明显优于Cu-Ag合金.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硬度计、导电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固溶温度、时效及时效前冷变形量对Cu-0.1%Ag-0.1%C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形变时效处理后,硬化效应明显比直接时效所产生的作用大,经870℃固溶/40%~50%冷变形/480℃×1.5h时效处理后,合金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性能指标--硬度131HV以上,导电率92.82%IACS以上.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采用中间退火+冷变形方法制备的形变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抗拉强度和导电性。结果表明:铸态铬相为树枝晶,在变形过程中,铬相变成纤维状,横截面上呈卷曲薄片状;适当的中间退火能显著提高其电导率;配合适当的中间退火与冷变形,可以得到较好的强度和导电性;应变量为6.43时,采用450℃+400℃或500℃+500℃两次中间退火工艺制备的形变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组合,分别为1227MPa/64.89/6IACS、1025MPa/71.5%IACS。  相似文献   
107.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对Cu-2.0Ni-0.5Si-0.03P合金进行高温压缩实验,应变速率为0.01~5s-1、变形温度为600~800℃,对其高温等温压缩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升高,合金的流变应力下降,随应变速率提高,流变应力增大.在应变温度为750、800℃时,合金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应力,表现为连续动态再结晶特征.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来描述Cu-2.0Ni-0.5Si-0.03P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行为.从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得出了该合金高温热压缩变形时的应力指数n,应力参数α,结构因子A,热变形激活能Q和流变应力方程.合金动态再结晶的显微组织强烈受到变形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中纤维相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感应熔炼、铸造、锻造和冷拔变形制备了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采用SEM和TEM观察分析纤维相组织形态的演变.在较低的应变量下纤维保持着与铸态树枝晶相同的bcc单晶结构,在较高的应变量下,单根Cr纤维被分隔为一些由亚晶界组成的亚结构,相邻亚晶的偏差角在5~30°之间.  相似文献   
109.
高速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铜合金接触线的性能特点、国内外的研究和开发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作者近期在新型高强高导接触线方面研究的新成果,阐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接触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出不同混杂比例碳纳米管(CNTs)和TiB2混杂增强铜(CNTs-TiB2/Cu)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导电率、导热率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电接触试验,研究了不同电流条件下CNTs与TiB2混杂比例对CNTs-TiB2/Cu复合材料电弧侵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s与TiB2混杂比例的增加,CNTs-TiB2/Cu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导电率和导热率逐渐降低,铜基体晶界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特定电流条件下,合适的CNTs-TiB2混杂比例可提高CNTs-TiB2/Cu复合材料的抗电弧侵蚀性能;当电流为5 A和10 A时,CNTs与TiB2混杂比例为4∶1的平均燃弧能量、平均燃弧时间和材料转移量达到最低,而电流为15 A时,CNTs与TiB2混杂比例为1∶4的平均燃弧能量、平均燃弧时间和材料转移量达到最低。电弧侵蚀后阴极出现熔池、气孔及熔融金属铺展等特征,且随着CNTs与TiB2混杂比的增加,CNTs-TiB2/Cu复合材料熔池面积减小,气孔数量变少,熔融金属铺展的特征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