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6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70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5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ies in the drainage from three mines(Dexing Copper Mine,Qibaoshan Copper Mine and Yaogangxian Tungsten Mine,China)were analyzed using 16S rDNA PCR-RFLP approach.The efficiencies of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were compared using enrichment of the three cultures.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dominant microorganisms are clustered with the Proteobacteria,the remaining is affiliated with Nitrospira,Acidobacteria and Actinobacteria.At the genus level,Acidithiobacillus is the dominant group in both YTW and QBS samples,while Spingomonas is dominant in YGX sample.Moreover,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reveals that QBS and YTW have similar geochemical character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H value and tungsten concentration play a key role in microbial community distribution and relative abundance.The bioleaching efficiency of the enrichment cultures from YTW and QBS is similar.After 15 d,the bioleaching rates of low grade chalcopyrite(0.99%)are both up to 99.5% when using 10 g/L pulp density due to the similar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YTW and QBS.Moreover,the 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enrichment cultures containing multiple bioleaching microorganism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culture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相似文献   
532.
大宝山难选铜硫矿石选矿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大宝山铜硫矿石铜品位低,主要金属矿物黄铜矿与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嵌布关系复杂,磁黄铁矿可浮性与黄铜矿相近,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难以获得较好的铜硫分离指标。为探索该难选铜硫矿石铜硫高效分选工艺,在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选矿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矿磨细至-0.074 mm占80.10%,经1粗3扫铜浮选,粗选精矿再磨至-0.074 mm占90%经磁选脱除磁黄铁矿,非磁性产品经3次铜精选,可以获得铜品位为18.57%、回收率为80.26%的合格铜精矿,浮铜扫选尾矿经1粗1扫硫浮选,与磁性产品合并后可以获得硫品位为45.35%、回收率为87.12%的硫精矿,铜硫得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533.
采用X射线衍射(XRD)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黄铜矿在中度嗜热菌浸出过程中的表面产物变化。结果表明,在A. caldus,S. thermosulfidooxidans与L. ferriphilum浸出过程中,一硫化物(CuS)、二硫化物(S22?)、元素硫(S0)、多硫化物(Sn2?)与硫酸盐(SO42?)是黄铜矿表面的主要产物。在A. caldus浸出黄铜矿过程速率较慢,这主要是由于黄铜矿的不完全溶解产生多硫化物,限制了进一步的溶解。在S. thermosulfidooxidans与L. ferriphilum浸出黄铜矿过程中,多硫化物与黄钾铁矾是钝化膜的主要成分。元素硫不是导致黄铜矿生物冶金过程钝化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534.
铝土矿选矿回水在生产系统中循环时间的延长,会使脱硅生产指标逐渐恶化;选矿回水的置换外排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选矿回水进行处理,并考察脱硅指标。结果表明,选矿回水在生产系统中循环使用25 d后脱硅指标恶化严重;适量的PAC处理可降低选矿回水中絮凝剂残留,提高精矿铝硅比与精矿氧化铝回收率,延长选矿回水的循环使用时间;过量的PAC添加会造成絮凝剂含量的上升,进而导致脱硅指标再次恶化。  相似文献   
535.
在烧结杯上模拟带式焙烧机进行了铝土矿的焙烧脱硅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式焙烧机焙烧铝土矿是可行的。获得的焙烧工艺条件为:矿石粒度0~5mm,焦粉用量3.4%,混合料水分7.5%,950℃点火1min,800℃保温2min,点火负压3kPa,焙烧负压7kPa。采用苛性碱溶出脱硅,焙烧矿脱硅率可达43.45%,精矿A/S=8.31。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焙烧过程中高岭石发生热分解产生的非晶态SiO2,经碱  相似文献   
536.
滑石粉超细粉碎过程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滑石粉在超细粉碎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化,讨论了结构变化的机理。研究表明,滑石粉经搅拌磨超细粉碎后,表面活性增强,晶体结构的无序化程度加剧。定量地计算了滑石粉晶体结构的变形度。  相似文献   
537.
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冶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冶金研究中的应用, 展望了生物信息学对生物冶金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