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会茹  杨璐  李春杰  马昕 《电网技术》2011,35(9):193-198
电网投资需求预测对于合理安排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资金成本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电网投资需求预测模型.以某地区1981-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逐步筛选变量,发现了电网投资与最大用电负荷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了2者的长期均...  相似文献   
92.
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主塔楼建筑高度330m。基坑开挖深度-22.55m(最深-27.10m)。根据地质条件,大面采用上部土钉墙+下部桩锚联合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护坡桩间设高压旋喷形成止水帷幕体系。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沉降、护坡桩倾斜、地下水位、锚杆拉力等进行监测。现场监测表明: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并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3.
张贝克  许欣  高东  马昕  吴重光 《化工学报》2013,64(12):4536-4543
模型校核的首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备的测试剧情集。针对现有模型校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定性趋势与符号有向图的模型校核方法。首先,在总结前人多种SDG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SDG校核模型的建模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定性趋势与符号有向图的模型校核方法,包括建立SDG校核模型、产生测试剧情、推理标准趋势序列、仿真模型数据趋势提取与识别和趋势对比分析5部分。最后,以TE模型为例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APC先进控制系统在常减压装置投用后,对装置操作平稳率、产品质量及侧线收率的提升效果。表明APC系统的应用可使装置操作更加平稳,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的控制精度,提高了目标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95.
蛭石是我国优势非金属矿产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农业等领域。我国在蛭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方面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产品普遍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应用性能差等问题。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蛭石的物相结构特征及其功能化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蛭石的功能化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1 标准化及农村建设标准化 农村建设标准化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健康安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新形势下建设新型农村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相似文献   
97.
李潘武  李博渊  马昕  林静 《混凝土》2011,(3):111-113
混凝土浇筑后,在水泥熟化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由于其表面的履盖及模板保温作用,所以其内部及表面都会出现较高的温度.当其表面在打开履盖或拆模时的养护不到位时,混凝土表面会迅速失温或失水而造成混凝土的表面的开裂,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结构的强度.根据混凝土在施工期的温度应力变化,通过计算构件表面混凝土温度应力及其抗拉强...  相似文献   
98.
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是国内现行规范明确规定需进行性能检测试验的重点大型构件,其试验方法和检测指标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的难题。结合某全装配式停车楼项目,采用合理的支撑装置和分级加载方式,对4组共12个非标准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进行了承载力、挠度及抗裂性能的检验。在试验基础上,从"设计需求"和"设计性能"两个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性能检测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试件荷载加载值均达荷载设计值约1. 55倍,实测开裂荷载约是理论计算值的1. 13~1. 38倍,且皆高于1. 17倍荷载标准值,小跨度和大跨度板的挠度分别为设计限值的13%~20%,53%~56%,基本全部满足"设计需求"检验标准。指出相关图集、规范中以"设计性能"为基础的检验思路对于实际工程应用要求过严,建议对于"设计性能"远大于"设计需求"的小跨构件采用基于"设计需求"的指标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9.
100.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正面临着重大技术挑战,井下作业技术的智能化、无人化迫在眉睫,机器人化替代已成为重要解决途径。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从煤矿井下智能化、无人化作业需求出发,综述了目前掘进、采煤、运输、安控、救援五大类煤矿机器人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外仿生机器人技术在煤矿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做了概述,指出了煤矿仿生机器人技术与装备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综述了仿生机构、仿生感知、仿生控制、仿生驱动和仿生材料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仿生技术较现有设备的优势及可应用场景。结合目前仿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分析了仿生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包括:从传统驱动器向生物肌肉驱动器的发展,从刚性结构向软体和刚柔混合结构发展,由传统材料到新型生物材料发展,从单一运动模式向高机动多栖机器人发展,从传统控制方法向生物智能控制发展,从机电系统机器人向生物系统机器人发展,从单一机器人向集群机器人发展。结合仿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仿生机器人技术在煤矿无人化作业中的应用前景: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高效行走方式的应用,智能环境感知的应用,智能化自主作业的应用,为煤矿仿生机器人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