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100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蔡可迎  张佳伟  魏贤勇 《应用化工》2006,35(6):414-415,419
在乙醇钠催化下邻硝基甲苯与草酸二乙酯缩合后,经水解、双氧水氧化、盐酸酸化得到邻硝基苯乙酸,收率为62%。邻硝基苯乙酸再经硫化铵还原、重氮化反应、水解得到苯并呋喃-2(3H)-酮。考察了重氮化反应时间和水解温度对反应的影响,适宜的重氮化反应时间为30 m in,适宜的水解温度135℃,在此条件下苯并呋喃-2(3H)-酮的收率为51%。两步总收率为32%。  相似文献   
112.
综述了煤结构、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及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的研究进展 .着重讨论了煤结构的研究方法、煤的物理结构及煤分子结构的发展情况 ,供氢溶剂、金属及其硫化物在煤液化中的作用 ,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反应性的关系及模型化合物反应的动力学 ,煤与废塑料和木屑共液化等 .指出基于煤分子结构和煤液化理论研究的突破 ,可望开发出可行的煤液化工艺 ,实现煤的高附加值转化 .  相似文献   
113.
以徐州圣戈班高温煤焦油为原料,在超声辐射下用石油醚(PE)萃取,将煤焦油分离为石油醚可溶物(PESF)和石油醚不溶物(PEIF)。在索氏萃取器中依次用石油醚、甲醇和乙醇萃取PEIF,得到3种萃取物,分别记为E1、E2和E3。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PESF、E1、E2和E3,在PESF和E1中共检测到235种组分,主要是1-6环芳烃,还有少量含杂原子(氧、氮、硫)的有机化合物,在E2和E3中没有检测出任何化合物。结果表明,以PE为溶剂、通过超声辐射和索氏萃取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所有的GC/MS可测成分。  相似文献   
114.
在微波辐射下通过正交实验研究麦秆在H2O2/丙酮体系中氧化解聚的适宜条件。采用二硫化碳、苯、甲醇、丙酮和四氢呋喃对未氧化和氧化的麦秆进行分级萃取,比较麦秆各级萃取物的相对含量和组成差异,并对各级萃取物的组成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麦秆氧化解聚适宜条件是,麦秆量为1.0 g、微波功率为(365±18.25)W、反应时间为20 min。分级萃取可以实现对麦秆中可溶有机质的族组分分离,氧化后麦秆各级萃取物物种数量增多,说明在H2O2/丙酮体系中对麦秆氧化解聚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5.
利用NaClO水溶液对俄罗斯减压渣油(RVR)中的芳烃碳进行选择性氧化降解,用石油醚、二氯甲烷、环己烷、二硫化碳和乙醚对其氧化产物分级萃取,用重氮甲烷-乙醚溶液对二氯甲烷萃取物和乙醚萃取物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各级萃取物进行分析。考察了与芳环相连的正构烷基侧链和桥接芳环的聚亚甲基链的分布,根据二元到五元一系列苯多甲酸的结构反推出RVR中的缩合芳环结构,根据检测到的舍硫、氮和氧化合物推测了杂原子在重油中的赋存形态,计算出NaClO水溶液对芳烃碳的氧化选择性达6.5%。  相似文献   
116.
以酸性树脂作为催化剂,采用CH3OH和C2H5OH分别对稻壳热解油(RHPO)进行催化酯化反应,用正己烷、CCl4、CS2、苯和CH2Cl2分别萃取酯化前后的稻壳热解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稻壳热解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稻壳热解油在苯中的可溶性最好,但其可溶物中酯类成分含量较低;CH3OH对有机酸的酯化效果优于C2H5OH;在稻壳热解油所检测的成分中,酚类含量最高,其次为酮类和烃类。通过对酯化产物的分析,推测稻壳热解油中可能含有有机酸。  相似文献   
117.
采用自行开发的褐煤超临界醇解提质装置,研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醇解时间、醇解次数和醇煤质量比对锡林浩特褐煤在超·临界醇解中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催化剂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310℃、反应压力为17~18MPa、醇解时间为120min、醇解次数为3次和醇煤质量比为4.5:1时,锡林浩特褐煤的超·临界醇解的醇解率为54.03%(同条件下的单次醇解率为39.5%),其反应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8.
在超声辐射下用等体积的水萃取稻壳热解油,离心分离后得到水溶物和水不溶物.分别占总稻壳热解油质量分数的81%和19%;依次用石油醚、CS2、CCl4和苯萃取水溶物,分别得到萃取物F1~F4,其中F4约占水溶物质量分数的24%,从F4中共检测出18种有机化舍物,主要成分为苯酚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9.
煤的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煤的温和氧化反应研究现状,主要介绍氧化方法、抽提方法、产物分析和煤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等。认为由煤氧化制小分子脂肪酸及芳香羧酸是可行的,而且是一条值得探索的煤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0.
用甲基叔丁基醚合成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对苯二酚和甲基叔丁基醚 ( MTBE)为原料 ,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 2 ,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 ( DBHQ)。用正交试验法 ,得到合成 DBHQ的适宜工艺条件为 :n ( MTBE)∶ n (对苯二酚 ) =3∶1 ,m (催化剂 )∶ m (对苯二酚 ) =0 .6∶ 1 ,反应时间为 7~ 8h,反应温度为 80℃ ,连续分出甲醇。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的 DBHQ质量分数可达 91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