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1 赋予部分国有企业项目审批权和实行进口设备免税的目的和意义  赋予部分企业项目审批权是我国实现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计划经济时期 ,国有企业的产供销都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来安排 ,经营业绩由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而不是由市场来验证。那么 ,企业的投资决策 (如上什么项目、由谁审批等 )自然是由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来审查、拍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 ,就必然要拥有法律地位和享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等权力…  相似文献   
212.
矿用钢丝绳的管理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丝绳是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和露天采矿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行业中使用的钢丝绳占我国钢丝绳产量的一半左右。煤矿从井下每提升10万t煤,平均需耗用5t左右钢丝绳;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钢丝绳消耗量将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213.
针对传统机器人中图像匹配方法准确率低、匹配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加速稳健性特性(SURF)的改进算法。以SURF特征点检测为基础,利用增强高效局部图像描述符(BEBLID)替换描述子,实现高维到二值化的转换;以自适应设定阈值方法降低人为设定对匹配产生的影响,结合渐进一致采样(PROSAC)优化策略对误匹配点对的剔除方法,获取有效的匹配点对。实验结果表明:与近几年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正确匹配率和匹配时间上分别提高了12.06%、9.66%,可见在特征点对的提取和匹配处理上,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准确性,能够满足产品检测机器人分拣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214.
在柔性支撑下使硬质粒子对旋转阴极电铸层表面进行摩擦和碰撞,以提高电铸层的表面品质和机械性能。对比了传统电铸层和微珠柔性受压辅助磨电铸层的外观、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微珠柔性受压辅助磨电铸所得Ni电铸层表面平整光亮,表面粗糙度Ra为0.057μm,显微硬度为398.7 HV,平均晶粒尺寸为23.7 nm。与传统电铸层相比,微珠柔性受压辅助磨电铸表面粗糙度更低,显微硬度更高,微观形貌更细致。  相似文献   
215.
采用不同浸蚀液探索锆铜合金前处理工艺,以提高电铸镍层在其表面的结合强度。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锆铜合金试样浸蚀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发现,样件在47°C的100 g/L或200 g/L稀硫酸溶液中浸蚀后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其表面氧化层不能被完全去除。使用100 g/L硫酸+100 g/L硫酸铁溶液时,常温(25°C)下已有比较明显的腐蚀作用,但样件表面因腐蚀不均匀而变得凹凸不平。提高该溶液的温度至50℃后,浸蚀3 min时基体表面的腐蚀有一定减缓,但仍不均匀,而浸蚀5 min时样件表面平整,晶粒状结构凸显。若采用5 g氯化铁+50 mL盐酸溶液在常温下浸蚀,由于其腐蚀作用较强,不易控制,超过30 s就足以破坏基体表面晶粒的晶格,加剧组织缺陷的形成,不利于电铸层结合力的提高。奥拉法结合强度测试表明,使用上述硫酸+硫酸铁溶液在50℃以下处理3~5 min后,基体与电铸镍层的结合强度可以达到18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216.
针对化学镀金属传统活化方法获得的金属镀层与织物牢度不高的问题,为提高金属镀层与织物之间的牢度,文章借助超临界流体技术将钯络合物注入到羊毛织物内完成活化,采用还原剂通过化学镀还原反应使铜离子还原为铜单质沉积在羊毛织物表面。采用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相较于传统活化法,超临界CO2流体活化法具有更高的效率;超临界CO2流体活化后镀铜的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防静电和防紫外线性能,并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17.
刘军  任建华  冯硕 《自动化学报》2023,(5):1073-1088
针对传统技术难以解决规模化混杂生产线缓冲区容量分配问题(Buffer allocation problem, BAP),提出了一种规模化生产线递阶分解建模并行寻优技术(Hierarchical decomposition modeling parallel optimizing technique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lines, HDMPOT).该技术结合混杂生产线系统综合方法与分解方法的技术思想,兼顾生产线平衡性与系统规模,将原系统递阶分解为包含虚拟生产线在内的n+1个子生产线系统,通过求解子系统的最优解构造原系统的渐近最优解,并在系统递阶建模阶段,提出了一种设备模糊聚类的辅助方式;同时,基于混杂生产线系统综合方法,提出了一种系统渐次综合的初解改进确定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构造动态步长来设计领域结构的改进型禁忌搜索算法(Simple tabu search, STS),对子系统进行并行寻优.最后,对技术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提出的生产线递阶分解建模并行寻优技术具有一般性,对受设备随机故障等随机事件影响的生产线,尤其是规模化生产线系统其他优化、控制问...  相似文献   
218.
为明确页岩气藏立体开发井的压裂施工特征和生产规律,以南川常压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压裂干扰现象、缝网沟通机理以及对老井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立体开发井施工压力纵向上与地质静态参数具有一致性,平面上与井距正相关,与井间采出程度负相关;受储层物性和保存条件的影响,下部气层井产能优于中部气层井,优于上部气层井;同开发层系加密井压裂时,根据老井套压变化特征,可将新老井缝网干扰划分为高导流缝间沟通、高导流缝与低导流缝的沟通和低导流缝间沟通等多种方式。结合试井解释结果,明确压裂干扰对同开发层系试采井EUR、典型曲线的影响分为4类,对不同开发层系井日产水平影响较小。其中,当空间距离小于200 m的不同层系页岩气井进行拉链压裂时,新井施工压力会大幅升高。研究结果为常压页岩气田方案部署、压裂设计和压裂过程中动态优化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9.
在使用传统槽式电铸方法进行游离微珠摩擦辅助电铸加工时,如何防止游离微珠(陶瓷球)泄漏并能够更好地实现游离微珠摩擦辅助电铸技术,成为新的研究难题。基于游离微珠摩擦辅助电铸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以回转运动系统和柔性连接结构为主要部件的阴极复合运动式电铸装置,并应用游离微珠摩擦辅助电铸技术进行电铸成形加工,获得了光滑平整的电铸层表面。  相似文献   
220.
渝东南南川地区东胜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盆缘过渡带,经历多期构造改造,具有构造复杂、保存条件复杂、地应力场复杂的典型地质特征,导致常压页岩气单井产量差异较大。为提高东胜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单井产量、实现效益开发,通过开展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构造特征分析、成藏富集规律研究及生产动态分析等,以及加强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明确了东胜复杂构造带实现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的四项关键技术对策:(1)提高浅层速度模型精度,提升构造解释准确度;(2)优化井网部署,提高井控储量;(3)地质工程一体化,钻定导协同导向提高甜点钻遇率;(4)建立分区差异化压裂方案,提高裂缝复杂度。东胜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关键技术对策为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盆缘其他类似地区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