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污染沉积对传热熵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电站燃煤锅炉运行中受热面污染沉积使传热过程不可逆程度增大,熵产增加,能量品质下降。文中建立了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计算模型,并针对一台大型电站锅炉,结合现场采集的实时运行数据,利用建立的熵产模型计算了各对流受热面在不同污染状态下(吹灰操作前后)的传热熵产,分析了不同受热面污染对熵产的影响规律。计算与分析表明,对于所计算的锅炉,与其他受热面相比,吹灰操作对降低省煤器和低温过热器传热熵产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燃煤锅炉炉内结渣对炉膛出口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山东某发电厂328.5MW锅炉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参数、运行参数,利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对其在BMCR工况下炉膛内布置吹灰器区域不同部位结渣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选定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经过大量数值计算,得到了该炉炉膛布置吹灰器区域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炉膛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所得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根据1973年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对炉膛出口处布置的高温受热面的左右侧出口处可监测温度参数进行热力计算。结果显示,工质与管壁温度左右侧差值的变化可以比较明显的监测左侧墙与右侧墙的结渣趋势,对于前墙、后墙以及沿高度方向的结渣趋势的监测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煤粉燃烧效率体现在燃尽程度上,一般用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来进行评价.这个参数的预知对燃料分级燃烧优化,即在能够降低NOx的排放的同时保证煤粉的燃烧效率,进而提高锅炉运行效率极为重要.分析了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因素,利用局部投影神经网络LPN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和适用于非线性时变过程的特点,建立锅炉的飞灰含碳量动态预测模型.利用锅炉热态试验所得数据训练和测试该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较精确地预测了飞灰含碳量,从而为燃料分级燃烧优化的进行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风机的性能曲线是风机选型和优化运行的重要依据.通常该曲线通过试验试验数据和性能图表上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获得.由于该曲线非线性很强,传统方法复杂昂贵,而且拟合精度不高。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NWAPSO)参数全局寻优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风机性能预测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并应用非线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寻优,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风机性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方法建立的模型很简洁,只需要知道少量的训练样本就能建立,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风机性能,具有较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CFD软件对国内某电厂的1台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双切圆燃烧锅炉燃烧特性和流场、温度场、浓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工况下附加风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风率的变化对炉膛内NOx浓度分布影响不大;附加风正切或反切对沿炉膛高度方向上每个截面上的烟温和烟速偏差有影响.此结果对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在变附加风运行时炉内温度分布的变化和污染物排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阳泉煤焦进行了CO2气氛的气化热重实验,研究了煤焦的气化特性,并用不同的模型对样品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煤焦的气化反应开始温度逐渐升高,反应的活化能逐渐降低。对于所选用模型,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更能描述阳泉煤的气化反应。  相似文献   
17.
首先建立了换热器传热熵产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采集的某火电厂实时运行数据计算得出锅炉运行中换热器的传热熵产变化曲线,并分析了负荷变化和负荷稳定过程中影响其熵产变化的因素,最终提出了可以利用传热熵产监测受热面清洁状况进而开发基于熵产最小理论的吹灰优化新策略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朱予东  阎维平  张婷 《动力工程》2008,28(2):221-225
建立了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传热熵产生数的计算公式.对1台600 MW机组燃煤锅炉进行了不同吹灰模式的试验.结合采集的实时数据,利用建立的传热熵产模型计算了各对流受热面吹灰前后的传热熵产,得出了吹灰对各受热面传热熵产的影响曲线,分析了该锅炉各吹灰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吹灰模式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换热器传热熵产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采集的某火电厂实时运行数据计算得出锅炉运行中换热器的传热熵产变化曲线,并分析了负荷变化和负荷稳定过程中影响其熵产变化的因素,最终提出了可以利用传热熵产监测受热面清洁状况进而开发基于熵产最小理论的吹灰优化新策略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330 MW机组锅炉受热面污染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邹县电厂330 MW 2号机组锅炉上进行了各个受热面吹灰试验,利用开发的基于锅炉运行热力参数的在线计算系统对试验过程中各受热面污染状况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表明,在线监测系统能有效反映各受热面的污染状况,吹灰对各个受热面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