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73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1.
针对目前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可解释性的OFDM雷达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基于树结构的流程优化(TPOT)和与模型无关的局部可理解的解释性(LIME)相结合对OFDM雷达信号进行识别。针对OFDM雷达信号特性提取了复杂度特征和基于时频图矩阵的奇异值熵,组成特征向量;通过TPOT,得到表现最佳的机器学习流程;通过“解释器”解释预测结果,对识别结果做出是否识别正确的风险评估,同时可根据OFDM雷达信号的解释性,得到哪些信号不易区分。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信噪比为0 dB时的OFDM雷达信号的识别率达91%,通过LIME给出的解释性可以判断数据集中不易区分的雷达信号类型。  相似文献   
62.
装备维修是保持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重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策略是完成装备维修工作的前期。针对复杂可修装备维修策略制定问题,分析和总结了维修策略的发展现状,重点从维修阈值、检测间隔期和决策目标优化三个方面对维修决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对维修策略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快速成像一直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中的焦点之一,现有多通道并行成像和部分k空间数据重建都是通过减少梯度编码步数来降低数据的获取时间,两者结合起来更能有效地提高扫描速度。然而,在欠采样倍数加高的情况下,依然有很严重的混叠伪影,因此研究一种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前提下加快成像速度的方法尤为重要。方法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共振成像(CNN-MRI)方法利用大量现有的全采样多通道数据的先验信息,设计并线下训练一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待重建图像与全采样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在线上成像时,欠采样所丢失数据能被训练好的网络进行预测。本文探讨了对于深度学习磁共振成像的可选择性欠采样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欠采样轨迹方案。为了判断本文方法的性能,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以及均方根差(RMSE)来作为衡量的指标。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欠采样方案的综合性能要优于传统欠采样轨迹,PSNR要高出12 dB,SSIM高出近0.1,RMSE要降低0.020.04左右。此外重建结果还与经典的并行重建方法GRAPPA(geneRalized autocalibrating partially parallel acquisitions)、SPIRiT(iterative self-consistent parallel imaging reconstruction from arbitrary k-space)以及SAKE(simultaneous autocalibrating and k-space estimation)作比较,从视觉效果以及各项量化指标得出本文方法能重建出更准确的结果,并且重建速度要快5倍以上。结论 深度学习方法能很好地在线下训练时从大量数据集中提取并学习到有价值的先验信息,所以在线上测试时能在较短时间内重建出优于经典算法的高质量结果;提出的1维低频汉明滤波欠采样方案则有利于提升该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4.
活动轮廓模型已经成功应用于图像分割,它可以是基于边界的,也可以是基于区域的。在演化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使水平集函数逼近符号距离函数。CHAN-VESE(C-V)模型是基于Mumford-Shah分割模型和水平集的,它不依赖图像梯度而检测目标,但其距离保持能力较差。在对C-V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其距离保持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5.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河东煤田柳林矿区主煤层煤层气地质演化史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煤层气演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内煤层气的生成、赋存和散失等作用较弱;聚集高峰阶段内各种演化作用剧烈,是本区煤层气聚集的重要阶段;散失阶段主要发生各种散失作用。此外,研究区西南部是煤层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6.
TFT-LCD边角漏光不良机理分析及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echnology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已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而液晶面板是TFT-LCD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LCD边缘漏光会导致画面失真,影响可视效果,造成画面显示品质下降、良率降低,因此改善边缘漏光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液晶与PI膜层取向异常对边角漏光的影响、LC Pattern设计对边角漏光的影响、Si-Ball型号对边角漏光的影响等,结果证明LC Pattern设计对边角漏光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attern拉伸可改善边角漏光但更易造成液晶穿刺现象,小滴优化不仅能改善边角漏光而且也能防止液晶穿刺。另外小型Si-Ball对边角漏光改善效果最优,同时从信赖性验证等方面可以排除较小Si-Ball,限定出Si-Ball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67.
固态变压器结合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高频电能变换技术,实现将电能从一种电力特征的转变为另一种电力特征。逆变器作为固态变压器中能量转换的装置,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在大功率逆变器运行的设计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技术是实现模块化、高可靠性冗余逆变电源系统的基础。分析了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环流的产生原因,总结了目前已有的逆变器并联方案。又根据组合式逆变器运行原理,用仿真实验验证了三相组合式逆变器用于固态变压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陕西省华阳川U-Nb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小秦岭地区,矿床内可见含独居石、磷灰石、贝塔石、褐帘石脉体及旁侧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为探讨矿化蚀变特征,对矿脉、矿旁蚀变带岩石、近矿蚀变带岩石以及围岩的结构构造、稀土、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围岩→近矿蚀变带→矿旁蚀变带,石英、斜长石含量逐步减少,微斜长石含量显著增多,微斜长石的存在使得蚀变岩石显现红色,并可作为寻找U-Nb矿体以及判别蚀变程度的标尺;细小黑云母、微斜长石沿裂隙或粒间贯入碎裂围岩中,证明存在碱性流体,同时微斜长石交代石英和斜长石说明存在碱交代作用,微斜长石、黑云母化可作为U-Nb矿化的寻找标志;稀土元素配分图、微量元素蛛网图以及差异明显的δEu、(U/Th)_N均表明矿液和围岩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9.
冯春燕  翟江辉  李海鸥  郭建  杨年炯  李琦 《微电子学》2016,46(6):736-739, 745
在传统带隙基准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在极宽温度范围内具有高温度稳定性的CMOS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将三极管的集电极置于负反馈环路中,以避免三极管基极分流对集电极电位的影响,实现温度补偿。通过采用低电源抑制比(PSRR)的差分运放,可以得到不受电源电压影响的基准电压。基于0.5 μm CMOS标准工艺实现,采用Spectre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带隙基准源在室温下产生的基准电压为(1.256 9±0.000 32) V,在-35 ℃~125 ℃温度范围内的温漂系数为1.39×10-6/℃;当工作电压为1.8~4.6 V时,输出电压仅变化0.31 mV/V;3 V供电下的功耗为14.69 μW;满足胎压监测芯片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0.
【目的】历史声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是连接自然与人文、过去与现在、有形与无形的媒介,是城市空间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历史见证。探究近代城市空间中历史声景的发展变迁,旨在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景观的人文属性,多维度拓展历史城市保护的内涵。【方法】以近代汉口为例,通过历史文献调研,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视觉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解读汉口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历史声景的氛围特点。【结果】揭示了城市空间中历史声景的变迁与转化特征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表明近代城市声景的历史性变迁是“故乡性”与“异乡性”的二元并立。【结论】引导城市更新综合考虑城市原有声音环境以提升城市归属感,有利于城市空间历史记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