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4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电工技术   452篇
综合类   470篇
化学工业   1081篇
金属工艺   413篇
机械仪表   566篇
建筑科学   632篇
矿业工程   311篇
能源动力   194篇
轻工业   594篇
水利工程   289篇
石油天然气   395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5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9篇
冶金工业   290篇
原子能技术   83篇
自动化技术   6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9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磁感应爆破系统的地下爆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已研究了一种新的起爆系统,该系统使电力爆破作业中的操作得到简化,而且大大增加了此作业中的安全性,该系统根据变压耦合原理工作如下:当高频交流脉冲(70~110KHz)加到引线以及连线(初级回路)上,在线芯产生磁通量,并有感应电流通过雷管的带环脚线(二次回路),于是感应电流引爆雷管.连线是双股的,将其中一根与(雷管)脚线的端环一起穿过U型线芯的中心,然后移动I型线芯便保证连接可靠,由于雷管脚线扣环且绝缘,而频带匹配又是一定的,因此,该系统对杂散电流、漏泄电流、电力输电线、无线电频、静电和闪电等都有更好的安全性.我们已将该系统命名为"MBS" ( Electrio Magnetic induction Blasting System ). MBS的爆破作业与传统的电力爆破相似,但某些部分是不同的,如雷管脚线扣环且绝缘,通过NMS中的线芯实现连线(connecting wire)与雷管的电磁联接.由于雷管的结构和线芯的特性,MBS在电力爆破作业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且简化了操作.MBS已应用于许多爆破现场,特别是地下爆破现场已用于排除杂散电流和漏泄电流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2.
钢表面化学气相沉积TiC晶体的择优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以TiCl_4-CH_4-H_2为原料气体,在不锈钢表面获得了致密的TiC膜.研究了TiC的成膜速度、表面形貌和晶体择优取向与沉积条什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温度T_(dep),碳钛比CH_4/TiCl_4强烈地影响了TiC的成膜速度、表面形貌和晶体择优取向.CH_4/TiCl_4低时,TiC晶体的择优取向为(220):而CH_4/TiCl_4高时,TiC晶体的择优取向为(200).TiC晶体的择优取向主要取决于气氛中活性碳的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93.
为了及时发现电缆中存在的潜伏性缺陷,研究一种基于反射系数傅里叶逆变换的电缆局部缺陷诊断方法。首先根据传输线理论建立电缆计算模型,然后采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将电缆首端反射系数谱转换到空间域,最后利用缺陷定位诊断函数DF(x)实现电缆局部缺陷的定位和诊断。针对存在典型局部缺陷的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仿真分析,当选取适当的测试频率和测试点数,缺陷定位误差最低可达0.01%。定位曲线中缺陷对应的DF(x)幅值受分布参数的影响,与电容变化的程度线性相关;缺陷长度在一定范围内,DF(x)幅值与缺陷长度成正比;随着缺陷到电缆首端距离的增加,DF(x)幅值成指数衰减;此外,电缆上多处缺陷的诊断结果相互独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4.
宫波  王中光 《金属学报》1994,30(10):A439-A44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双滑移取向([034],[117])Cu单晶循环饱和后的表面形貌,塑性分切应变幅(γpl)低于10^(-3)时,[034]晶体表面上要为主滑移系的驻留滑移带(PSBs)占据,次滑移只在边缘区域启动,其PSBs细窄(<1μm),体积百分数在1%以下.γpl>10^(-3)时,次滑移开始在试样的中部启动,同时,表面出现二种贯穿晶体的宏观形变带(DBI,DBII),滑移带在形变带内集中.[117]晶体在γpl=4.4×10^(-4)时,双滑移现象已十分明显.γpl>10^(-3)时,表面也形成与前者相似的形变带.DBI的惯习面与主滑移面平行([034]晶体)或接近([117]晶体),DBII的惯习面则与前者垂直,文章讨论了形变带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5.
采用微型样品测试方法测试了俄罗斯及国产合金化Mo-3Nb单晶的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俄罗斯Mo-3Nb单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显微硬度比国产Mo-3Nb单晶要高,而延伸率略低;微观分析发现俄罗斯单晶基体Nb含量略高于国内研制的单晶且含有一定数量的棒状强化物。微观组织和成分的差异是引起2种Mo-3Nb单晶力学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低 Al—Cr 氮化钢(CO.14%,Cr0.95%,Al0.27%)切削性能与一般的氮化钢相比,因价格便宜而获得了实际应用。但由于含有低碳、低铝,在只含N_2+H_2 的混合气中离子氮化,氮化层会产生针状γ′。为了防止产生针状γ′,加入 CH_4气进行离子氮化,得到了如下的结果。(1)如果在 N_2+H_2的混合气中加3%CH_4,针状γ′就消失而变成ε,并获得致密的氮化层。此时的硬度梯度曲线与同时供给碳、氮元素的气体软氮化结果完全一致。(2)N_2:H_2=70:30,用570℃处理1~10小时,表面硬度(距最表面0.025毫米)为 Hv860~890,处理7~10小时有效氮化层深度(Hv513以上)达到0.3毫米以上。通过添加3%CH_4的氮化,表面硬度可达 Hv970,有效氮化层深度稍微减少。氮化结果虽然比 SACM_1钢氮化的表面硬度稍低,但氮化层深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7.
缝隙腐蚀     
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接触处产生缝隙,缝隙中金属的腐蚀称为缝隙腐蚀。法兰连接,胀管连接处往往发生这种腐蚀,使材料强度下降,介质外漏,腐蚀产物堵塞使转动部件失灵而影响生产。缝隙腐蚀是局部腐蚀的一种,对它的研究没有象应力腐蚀,小孔腐蚀那么多。  相似文献   
98.
从大同煤矿集团的资源优势出发,探讨了集团煤化工的发展战略。对煤炭洗选后的洗煤和中煤的利用提出了建议,认为工程建设宜分为两期进行,在第1期工程中,煤化工基地的起动项目应为甲醇及其系列产品的投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拓展产品范围,进而完成第1、2期工程。  相似文献   
99.
过去一般都用栎木来栽培香菇,经实验发现许多针叶或阔叶树种的木材都可以生长香菇,但收获量远不如栎木。日本北海道林业试验场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用栎木以外的树种栽培香菇的试验,发现白桦树为香菇栽培可能性较高的树种,尽管它存在着树皮厚,  相似文献   
100.
催化精馏合成异丙苯过程催化剂装填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不同催化剂装填结构对催化精馏合成异丙苯过程的影响 ,在热态反应器中进行苯烃化催化精馏合成异丙苯的研究。反应器直径为 3 0mm ,高 2 0 0 0mm ,所用催化剂为 β改性沸石分子筛。操作压力0 .7MPa ,温度 43 0— 480K ,苯质量空速 4— 6h- 1 ,苯烯摩尔比 1.1— 2 .2 ,回流比 9— 2 0。催化剂装填结构由不锈钢填料与催化剂颗粒组成 ,三种装填结构的空隙率分别为 85 .1% ,81.6%和 79.4%。结果表明 ,对于异丙苯合成体系 ,装填结构对催化精馏的总体效果起决定性影响。在催化剂装填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异丙苯的选择性与丙烯的转化率均随催化剂装填结构空隙率的提高而提高。在优化条件下 ,异丙苯的选择性达97% ,丙烯转化率接近 10 0 %。催化剂装填结构对异丙苯选择性的影响比对丙烯转化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