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究饱和蒸汽处理对白萝卜干燥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传统牡丹燕菜加工工序为研究依据,选择不同饱和蒸汽处理时间,研究白萝卜饱和蒸汽-热泵组合干燥过程中生物活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白萝卜生物活性成分均呈总体下降趋势。饱和蒸汽-热泵组合干燥较单一热泵干燥更有利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保留,其中,饱和蒸汽处理6 min的效果最为明显,干燥180 min时,维生素C(VC)、总酚和总糖含量较单一热泵干燥分别提高了22.98%,66.82%,54.0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新鲜白萝卜中的挥发性成分有26种,其中,异硫氰酸酯类是其主要挥发性成分,共12种,占总组分71.99%。经饱和蒸汽-热泵组合干燥,白萝卜中异硫氰酸酯类、硫醚类、醇类含量减少,醛类、酮类含量增加。饱和蒸汽处理后增加了正己醛、庚醛、正辛醛、棕榈酸乙酯、香叶基丙酮等具有花香、果香、茶香的风味物质,改善了白萝卜的风味。研究结果为提升工业化生产牡丹燕菜的风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了发展丹参叶绿茶产品,本文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叶有效成分的影响。以丹酚酸B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确定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丹参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比较。最终确定的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60℃,风速0.6m/s,物料厚度为2层。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25℃进行预冻,保持2h左右的时间,50Pa升华22h左右,20℃解析14h。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是丹参叶绿茶保质干燥的最佳方法,其对丹参叶中的丹酚酸B和叶绿素含量保留率分别为98.76%和82.21%。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微量液体添加喷涂工艺技术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微量液体喷涂计量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同时分析了影响微量液体添加喷涂系统性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4.
怀山药片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怀山药片干燥效率和产品品质为目标,利用热泵-热风联合干燥方法,研究了热泵温度、热泵风速、切片厚度、热风温度以及联合干燥含水率转换点对怀山药片干燥速率、L值、复水率的影响。为避免怀山药片营养成分的损失以及色泽和质地变差,在前期的低温热泵干燥阶段,采用干燥温度为40℃,热泵风速为1.5 m/s;同时为了避免怀山药片表面结壳和焦化断裂现象,采用物料厚度为5 mm。在后期的热风干燥中,为提高干燥速率和保持较好色泽,将热风温度设置为60℃。试验结果表明: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最佳参数为热泵温度40℃,热泵风速1.5 m/s,切片厚度5 mm,热风温度60℃,转换点干基含水率为1.00。  相似文献   
65.
黄秋葵真空干燥行为及干燥参数的响应面试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品质较高的黄秋葵干制品,采用真空干燥处理黄秋葵,直至其水分含量低于(5±0.5)%(湿基含水率)。采用含水率、复水比、灰度、总色差以及VC含量等指标来评价黄秋葵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品质特性,并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适用于黄秋葵真空干燥的水分比变化的数学模型。为得到干燥速率快、品质高的干燥参数,以干燥温度、系统压强和切片厚度为试验因素,以干燥速率和VC含量为指标对黄秋葵真空干燥参数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此外,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最佳干燥参数条件下的黄秋葵干制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Logarithmic模型能够描述出黄秋葵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干燥温度、系统压强、切片厚度分别为60 ℃、18 kPa和10 mm时黄秋葵综合加权评分值最高为0.911,该干燥条件下黄秋葵真空干燥的平均干燥速率和VC含量分别为1.059 kg/(kg·h)和8.315 mg/100 g干物质,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通过模糊数学分析发现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的产品能够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66.
段柳柳  段续  任广跃 《食品科学》2018,39(23):29-35
为确定微波冻干怀山药脆片在干燥过程中的脆性变化规律,以怀山药为原料,利用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结合干燥特性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压汞仪测试及穿刺测试等方法,分析怀山药脆片在干燥过程中的干燥特性、孔隙结构和质构特性变化,建立微波冻干怀山药脆片干燥过程中的脆性数学模型,从而预测怀山药脆片干燥过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怀山药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全过程分为升速阶段和降速阶段,恒速阶段不明显;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物料的水分质量分数越低,孔隙网络结构越紧密;微波功率密度越大,物料的干燥速率越快,水分质量分数越低,孔隙网络结构越紧密;怀山药脆性最佳模型为DoseResp模型:y=A1+(A2-A1)/(1+10((lg x0-x)p)),R2>0.99,其中x为水分质量分数,y为脆性,A、x0、p为系数常数,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怀山药脆片的脆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7.
厚度控制对怀山药远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远红外干燥设备对鲜怀山药片进行脱水处理,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成像分析技术,测定怀山药片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综合干燥曲线、干燥速率规律,分析不同切片厚度(4,8,12 mm)的怀山药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扩散特性,并建立薄层干燥模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呈现短暂的快速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4 mm的怀山药达到干燥条件所需时间较8,12 mm的分别短36.33%,53.33%;3种状态水分T2峰面积减小且峰向左移动,干燥过程中自由水耗尽,干燥终点怀山药内部水分主要为结合水(87%)与少量弱结合水(13%);怀山药内部水分存在密度梯度,从高密度向低密度方向迁移,适当减小怀山药厚度可促进H+质子密度下降,提高干燥效率;Page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2>0.9),能很好地表征和预测怀山药远红外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68.
针对小颗粒(含粉料)状物料干燥方式简单,热利用率低、获得的物料干制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利用射频给热技术,设计了针对小颗粒(含粉料)物料中试射频干燥机。该设备由给热系统和输送系统两部分组成,给热系统主要包含射频发生器和翅片加热管,输送系统的主要传送部件为输送带。同时为保证射频干燥的均匀性,设计了物料厚度的限制装置,并以玉米颗粒为试验物料,对所设计的射频干燥机进行物料衡算及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干燥1 000kg玉米颗粒,平均耗时40.83min,平均干燥能耗4 241.438 9kJ/kg·H2O。该机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热能利用率,保障物料干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69.
采用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新鲜酸菜进行脱水处理,研究微波功率、真空度和铺料层厚度对酸菜干燥特性及复水比的影响,确定最佳干燥条件,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研究酸菜干制品在复水过程中的水分状态。结果表明:微波功率越大、真空度越小、铺料层厚度越小,则酸菜干燥速率越大,达干燥终点时间越短;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0 W,真空度200Pa,铺料层厚度2mm,此时酸菜复水比为9.14g/g;LF-NMR表明不易流动水为复水后酸菜体内水分的主要存在形式,结合水与自由水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0.
<正>自上世纪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案例教学法以来,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案例教学是将案例作为内容来源,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促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能力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是农业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骨干课及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食品毒理学、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课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