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利用异淀粉酶对红薯淀粉改性,研究不同剂量的酶添加量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酶添加量相应的直链淀粉的含量,并以红薯粉的糊化特性、凝胶性质、质构性质、烹煮性质以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异淀粉酶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结果当酶添加量为160U/g(干基质量)时,直链淀粉含量为32.69%,酶添加量继续增加时,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大;酶添加量120U/g时,淀粉的糊化性质较好;酶添加量达到160 U/g时,样品的凝胶性质、质构性质以及烹煮性质显著增强(P0.05)。酶添加量200 U/g时,样品的口感最好。结论就整体而言, 160 U/g左右的酶添加浓度,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升红薯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红酸汤的调配原料辣椒和西红柿酸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总酸滴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设备或方法,对两种酸汤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区系、总酸、pH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趋势予以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雷氏乳杆菌(27.67%)和戊糖乳杆菌(41.75%)分别为辣椒酸汤和西红柿酸汤的优势乳酸菌;汉逊德巴利酵母(76.05%)和膜璞毕赤酵母(80.88%)则分别为两种酸汤发酵后期的优势真菌。发酵过程中,辣椒和西红柿酸汤的pH和总酸含量于21~28 d之间达到或接近极值,分别为3.57、3.25和42.87 g/kg、47.52 g/kg。挥发性物质方面,辣椒酸汤和西红柿酸汤中分别检测到醇、酮、醛、酯等各类化合物156和92种。其中,酯类(24.99%)、萜烯类(20.21%)和酮类(17.60%)是辣椒酸汤在发酵早期(1 d)含量较高的几类化合物;西红柿酸汤中则以醛类(41.30%)和酮类(20.28%)化合物为主。随着发酵期变化,辣椒酸汤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醇类、酯类化合物,以芳樟醇(10.43%)、十六酸乙酯(12.12%)等为代表;西红柿酸汤中则以醇类和酚类为优势,其中,苯乙醇(31.93%)、4-乙基苯酚(8.71%)为西红柿酸汤风味贡献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自然发酵酸汤中的优势功能微生物为乳酸菌和酵母菌,且可发酵后21~28 d内得到高于25 g/kg的总酸含量,符合红酸汤产品的质量要求,挥发性物质随发酵期变化差异较大,相关数据可为酸汤直投式发酵剂研制及加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 以水晶葡萄为试验材料,以烂果率、落粒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 TS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质构特性为测定指标,研究1-MCP处理和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对水晶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 与1-MCP单独处理和对照组相比,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贮藏期内水晶葡萄烂果率、落粒率及失重率的上升,延缓水晶葡萄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弹性、胶黏性及咀嚼性的下降,并维持更好的内聚性,且水晶葡萄在贮藏28 d时烂果率和落粒率分别仅为7.52%和0.82%,但1-MCP结合60Co-γ辐照复合处理对抑制MDA上升的效果稍弱于单一的1-MCP处理。结论 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的保鲜效果好于1-MCP单独处理,可以显著延缓水晶葡萄的衰老进程,可为水晶葡萄的贮藏保鲜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Co60-γ射线辐照剂量对“贵长”猕猴桃储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Co60-γ射线作为辐照源,选择不同的辐照剂量对“贵长”猕猴桃样品进行辐照处理,并在储藏60 d内对样品中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气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Co60-γ辐照处理会影响“贵长”猕猴桃的储藏品质,低于4 kGy的辐照处理对样品品质影响相对较小,而6 kGy以上的辐照剂量会显著的加速样品成熟软化。辐照处理对“贵长”猕猴桃的气味影响较小,而硫化物、氮氧化物、芳香烃化合物以及烷类是影响“贵长”猕猴桃气味的主要物质。结论 当辐照剂量为2-4 kGy时,储藏中“贵长”猕猴桃中Vc等营养物质保存较好,样品成熟老化速度减慢,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魔芋胶对甘薯淀粉流变学特性及粉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多糖胶对淀粉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及粉条食用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粉条品质提供理论指导。该文选择甘薯淀粉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的魔芋胶,通过快速粘度仪(RVA)测定淀粉与魔芋胶复配体系粘度的变化来考察体系的糊化特性;用X衍射仪测定结晶度,评价体系的长期回生情况;通过流变仪考察魔芋胶对淀粉凝胶体系粘弹性的影响;最后评价魔芋胶对粉条食用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魔芋胶能够显著降低甘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粘度、崩解值和回生值,显著抑制淀粉的长期回生。甘薯淀粉/魔芋胶复配体系为屈服-假塑性流体,并且随着魔芋胶添加量的增加,屈服应力τ0、稠度系数K增加,流体指数n减小,复配体系有更好的粘弹性。甘薯淀粉和魔芋胶按质量比为8.5:1.5制备的粉条食用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异淀粉酶对红薯淀粉进行改性,以天然多糖代替明矾作为添加剂,研究无明矾红薯粉制作工艺,并对加水量、加热温度、多糖添加量、老化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以红薯淀粉的糊化特征值、凝胶性质、蒸煮性质、剪切力、断条率与拉伸力等作为指标考察不同条件对红薯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淀粉酶能提升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提升淀粉凝胶性质,瓜尔豆胶能有效替代明矾,提升红薯粉品质。各因素对指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加水量加热温度老化时间瓜尔豆胶添加量,最优工艺条件为加水量80%、加热温度90℃、瓜尔豆胶添加量0.3%、老化时间10h。  相似文献   
17.
植酸和茶多酚复合抗氧化剂对辐照卤制鸡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缓辐照卤制鸡翅氧化变质,延长其贮藏期,探讨天然抗氧化剂对提高辐照卤制鸡翅4 ℃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作用效果与机制。对比7 种抗氧化剂对·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不同植酸和茶多酚复配比例的协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植酸对·OH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作用,当达最高质量浓度0.06 g/100 mL时,清除率达63%;茶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强,在最高质量浓度0.06 g/100 mL时,清除率达94%;植酸和茶多酚按1∶1比例(0.01 g/100 mL植酸+0.01 g/100 mL茶多酚)复配时,样品pH值、过氧化值、酸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变化最小,协同抗氧化效果最佳,且样品的感官品质和色泽保持较好;采用电子鼻对卤制鸡翅的总体气味进行检测可知,不添加天然抗氧化剂且无辐照处理组与植酸和茶多酚配比1∶1处理组的差异较大,其结果与理化指标测定结果相一致,说明最佳抗氧化组合为0.01 g/100 mL植酸和0.01 g/100 mL茶多酚配比1∶1,其能较好地保持辐照卤制鸡翅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佛手瓜汁和原料乳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成分的佛手瓜凝固型酸奶。方法对影响佛手瓜酸奶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并根据单因素优化结果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佛手瓜凝固型酸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佛手瓜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8 h,发酵温度为43℃,白砂糖添加量为6%,佛手瓜添加量为10%,接菌量为0.2%。在此条件下酸奶pH为4.482,粘度3914mPa/s,最终产品呈淡绿色,表面光滑细腻,组织状态良好,酸甜适中,具有浓郁的乳酸风味和佛手瓜独特的清香。结论本研究为佛手瓜酸奶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酸奶种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百香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番莲植物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生长于热带地区,在欧洲及南美洲国家常作为一种民间用药,用于治疗焦虑、喘咳、失眠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百香果、百香果汁以及副产物(果皮、果叶、种籽)进行了研究,发现百香果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等,具有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年来百香果及其副产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百香果及其副产物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UPLC-Triple-TOF-MS/MS)分析法,对不同泌乳期人乳中的磷脂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为中国人乳磷脂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哈尔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和吉林(吉林省)地区采集到汉族人初乳(1~5 d)、过渡乳(6~20 d)和成熟乳(21 d~)共计73份。LipidView 1.2用于检索磷脂分子式,PeakView 2.2及其插件MasterView 1.1用于磷脂定性分析,MultiQuant用于磷脂相对定量分析(基于色谱峰面积)。结果显示,人乳中检出磷脂共计60种。其中,磷脂酰胆碱(PC)17种,磷脂酰乙醇胺(PE)25种,磷脂酰丝氨酸(PS)4种,磷脂酰肌醇(PI)5种,鞘磷脂(SM)9种。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SM)、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在总磷脂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8.12%、26.97%、29.54%、4.43%和0.94%,各种磷脂的相对含量随泌乳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大多数磷脂的相对含量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