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电工技术   141篇
综合类   127篇
化学工业   193篇
金属工艺   58篇
机械仪表   80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521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1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3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镦成形过程中坯料局部连续地被直接通电加热后变形 ,且变形量非常大。在运用有限元法对成形过程进行电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时 ,如何处理电阻热、变形体积的连续增加以及大变形造成网格的畸变等问题 ,是能否获得正确分析结果的关键。作者通过分析坯料变形区域电场的分布 ,采用复合变体积和动态网格划分等方法 ,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关键技术 ,并将其运用于有限元程序设计中 ,从而获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2.
以某车型后侧围内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形工艺,利用Autoform对其拉延模面进行快速造型和模拟仿真,预测了拉延过程中的开裂、过度减薄和起皱缺陷,之后结合成形结果和相关经验在NX内对模面进行精细化造型设计,然后对优化后的模面进行全工序模拟和回弹补偿。结果显示:经过精细化造型设计后的模面成功解决了拉延时开裂、过度减薄和起皱缺陷,回弹也由补偿得到了控制,其中最大减薄率由之前的0. 405降至0. 22,最大起皱系数由之前的0. 11降至0. 008,最大回弹值由之前的1. 936 mm降至0. 315 mm。最后进行了实冲试验,所得零件经检验合格,证明了模面精细化造型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某汽车后地板上横梁在拉延后,出现了严重的起皱缺陷。针对该问题,首先使用Auto Form软件模拟其拉延工序,分析起皱原因。由于拉延过程中板料中间的材料没有被充分拉延,导致在产品台阶圆角与侧壁交界处因剪应力造成起皱。其次,利用Auto Form软件对冲压工艺进行了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大台阶面的过渡圆弧半径R可以减少起皱,当R值过大时,在后序翻边时会导致台阶边缘有开裂风险,当R为400 mm时,产品成形较好。最后,通过冲压试验验证该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起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了模具开发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保证了该产品按期交货。  相似文献   
34.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detecting the matte grade in the copper flash smelting process, the mechanism model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ulti-phase and multi-component mathematic model. Meanwhile this procedure was a complicated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time delay, nonlinearity and so on. A fuzzy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set up through a great deal of production data. Besides a novel constrained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used to update the parameters wa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arameters learning efficiency. Ultimately the self-adaptive combination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paralleled integrate two model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matte grade. Industrial data validation shows that the intelligently integrated model is more precise than a single model. It can not only predict the matte grade exactly but also provide optimal control of the copper flash smelting process with potent guidance.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南京市六合区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长江堤防加固工程实施阶段的特点,并对工程实施阶段的安全风险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程实施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6.
饮用水源地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水源地基本情况,对任务目标、实施方案等进行研究,并以长江南京燕子矶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为例,探索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围绕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处理的特点和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基于FPGA和DSP传统组合模式的LPI雷达信号检测处理平台。在一款基于Keystone构架的多核DSP处理板上,创新性地运用并行关联流水线体系结构和多层任务调度分配信号处理机制,构建了针对LPI雷达信号从预处理到检测结果输出的一整套信号处理模型。经过仿真实验验证,该信号处理模型适合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LPI雷达信号进行检测,且系统资源分配合理占用逻辑资源少,具有实时检测LPI雷达信号的潜力。  相似文献   
38.
基于接口的服务组合思想并融合P2P技术,提出一种可组合广域范围Web服务的组合模型。根据领域本体及其推理能力,按Web服务的功能关系组织不同的生成树,依据生成树间的组合关系构造Web服务组合网,并给出一种高效的服务组合算法。大量模拟实验表明了该模型的优越性,即支持基于服务质量的Web服务组合,服务组合成功率高,Web服务发布、查找与组合时间快。  相似文献   
39.
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动协商机制及通用协商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动协商是多Agent系统实现协作的关键环节。目前,对协商模型的研究大部分是在特定的应用系统中针对具体协商背景进行研究,协商模型的通用性较差。本文分析了多Agent系统协商机制的三个方面:Agent通信语言、通信方式和交互协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多Agent的通用协商框架GNF,该协商框架包括抽象协商过程、协商规则分类和协商协议。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通用协商框架GNF的原型系统——采用Jess规则引擎实现的多Agent的商品交易系统。  相似文献   
40.
研究多通道不确定时滞大系统的鲁棒分散H控制问题. 假定不确定性是时不变、范数有界, 且存在于系统、时滞和输出矩阵中. 主要针对动态输出反馈控制问题.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 通过设定Lyapunov矩阵为合适的块对角结构, 采用矩阵替换的方法推导出了使多通道不确定时滞大系统可鲁棒镇定, 且满足一定的扰动水平的时滞依赖充分条件即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有可行解, 并且给出了具有期望阶数的分散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数值例子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