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总有机碳含量是反映页岩储集层资源量的重要参数,而核测井包含着大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信息。分析川东南地区X1井、X2井和X3井的核测井曲线响应值与总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并从影响总有机碳含量的地质因素出发,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核测井曲线和能够反映总有机碳含量地质成因的核测井曲线组合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总有机碳含量核测井曲线预测模型,预测川东南地区X4井的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结果与113块岩心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能满足该地区生产需求。将该模型应用到川南地区威远区块和永川区块的海相页岩储集层,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该预测模型可操作性强、通用性较好、评价精度较高,为海相页岩储集层总有机碳含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2.
准噶尔盆地F26石炭系高产气井的出现,表明阜东地区发育石炭系有效烃源岩。为了落实阜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的规模,通过对所有钻遇石炭系松喀尔苏组烃源岩的19口井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证实阜东地区石炭系具备规模勘探潜力。①阜东地区石炭系松喀尔苏组发育炭质泥岩、凝灰质泥岩,是中等—好的煤系烃源岩,TOC含量为0.54%~41.2%,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由于烃源岩采样点处于北三台凸起高部位,烃源岩成熟度偏低,平均为0.88%。②阜东地区天然气主要为源自石炭系的高熟煤型气和源自侏罗系的低熟煤型气,以干气为主。来自石炭系的高熟煤型气等效成熟度一般在1.2%以上,表明阜东、北三台地区石炭系生烃灶位于阜康凹陷区或北三台凸起深部。③沙奇隆起及阜康、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在石炭纪为前陆盆地的隆后斜坡,处于浅水环境,具备发育规模煤系烃源岩的构造背景。阜东、北三台地区具备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有望成为继克拉美丽大气田以后又一天然气规模勘探区。  相似文献   
53.
野生葡萄酒酵母的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中电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葡萄皮上野生葡萄酒酵母进行分离选育,并且利用WL培养基对所筛选菌株进行鉴定,获得了性能优良的葡萄酒酵母.利用所选育的葡萄酒酵母进行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其发酵效率高,葡萄酒品质较好.发酵过程中对发酵液的电导率和还原糖的变化的监测表明,在发酵前期,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和电导率均下降;待还原糖含量消耗殆尽时,电导率骤然上升.该研究为工厂发酵过程中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宋永  刘德春 《激光杂志》2023,(2):226-230
为实现光学元件表面微小粗糙度的精准、详细检测,研究基于光学干涉法的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集成光学干涉成像技术对光学元件表面干涉成像,通过改进的Niblack二值化算法提取元件表面干涉图像条纹信息,并基于节点迭代的去毛刺方法细化处理干涉条纹,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拟合干涉条纹,获取最小二乘拟合直线得出评定基准,建立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和间距参数的数学模型,完成粗糙度检测。测试结果显示:该技术干涉成像能力较强,生成的光学透镜元件干涉图像弧度与边缘较为清晰,可有效去除干涉条纹毛刺,检测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时的真正类率最大数值已达到1.0。  相似文献   
55.
在无量水堰的前提条件下,为监测三道湾水电站坝基渗流量,在坝后覆盖层中布设测压管监测系统,在满足一定误差要求的条件下,依据水力坡降法推导出三道湾水电站坝后河床渗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得出2012年汛期坝后河床平均渗流量为58.06 L/s,并基于坝后渗流的影响因素,提出增设坝肩绕渗监测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采用工业催化剂FHUDS-5和FHUDS-6,模拟工业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条件,考察了H2S对柴油加氢脱硫的影响,讨论了H2S对柴油加氢脱硫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H2S对柴油加氢脱硫有抑制作用,其中H2S对FHUDS-6的抑制作用强于FHUDS-5;在柴油深度加氢脱硫时(硫质量分数小于50μg/g),H2S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即H2S对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抑制作用随着反应深度的加大而变小。因此,工业上常规加氢脱硫过程中必须控制循环氢中H2S的浓度,以减小H2S对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成品柴油中硫含量。  相似文献   
57.
以小麦面筋蛋白和葡聚糖为原料,采用干法糖基化的化学改性方法,以接枝度为考察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底物质量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度的影响,利用Box-Benhnken原理进行响应面优化,获得了面筋蛋白-葡聚糖糖基化最优工艺条件为:当葡聚糖/面筋蛋白质量比135%,pH 12.0,温度60℃,时间50h,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时面筋蛋白-葡聚糖复合物的接枝度为24.3%。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表明明面筋蛋白和葡聚糖发生了糖基化反应;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葡聚糖的引入改变了面筋蛋白的空间结构。对反应产物的功能性测定发现,与面筋蛋白相比,糖基化面筋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决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过程受热力学平衡限制问题,更好地发挥不同类型催化剂的优势,在中型实验装置上,采用固定压力等级和空速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加氢反应活性好的W-Mo-Ni型催化剂和烷基转移反应活性好的Mo-Co催化剂对原料的适应性以及不同级配方式的加氢脱硫、脱氮效果。系统总结了原料、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类型及其级配方式的影响,并建立了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和催化反应路径等对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反应影响的综合性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W-Mo-Ni/Mo-Co级配催化剂体系能够合理利用加氢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反应条件的差异,达到更好的反应效果,并得到了工业应用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59.
宋永  赵晓雨 《功能材料》2021,52(3):3164-3169
压力可以作用于物质的晶体结构内部,影响并改变物质整体性质。为进一步探究高压对Gd掺杂ZnO试样的电子结构及磁性影响,运用金刚石对顶砧压机和Materials Studio4.4软件包中的CASTEP运算程序,完成高压实验制备工作;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高压作用下Gd掺杂ZnO试样内部分子的变化情况,并对Gd掺杂ZnO试样进行了XRD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利用赝势运算获得的本征能量与价电子波函数和实际值是相等的;Gd掺杂进ZnO试样后,随压强持续增大,ZnO衍射峰会向高衍射角转移,且试样每个峰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试样的电子结构会产生晶粒碎化反应,使得波谱的衍射峰向高衍射角转移;不同高压对Gd掺杂ZnO试样的铁磁性产生影响,适当高压处理可增强材料的铁磁性,但压力超出一定值后,材料磁性能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60.
生产清洁柴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江青  宋永一 《当代化工》2007,36(4):377-380,397
实验考察了原料种类、催化剂类型及工艺条件对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的影响,针对不同原料应采取不同的工艺条件,多金属W-Mo-Ni-Co催化剂在生产清洁柴油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如何实现温度、压力、H2S等影响因素的有效匹配,是解决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问题的关键.气液逆流加氢操作可以有效解决H2S的抑制作用,为了获得超低硫柴油( <50 μg/g),气液逆流加氢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