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4篇
  免费   3688篇
  国内免费   371篇
电工技术   999篇
综合类   1240篇
化学工业   179篇
金属工艺   442篇
机械仪表   230篇
建筑科学   317篇
矿业工程   1115篇
能源动力   38篇
轻工业   84篇
水利工程   366篇
石油天然气   397篇
武器工业   80篇
无线电   3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2篇
冶金工业   133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664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979篇
  2021年   979篇
  2020年   723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针对现有故障定位技术不能满足多节点故障定位的要求,尤其当网络中存在大量故障节点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探测的探测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用于故障检测的贪婪路径选择算法和用于故障定位的禁忌链路搜索算法。在故障检测阶段,使用贪婪路径选择算法迭代地选择具有最小权重的探测路径覆盖网络中的节点。在故障定位阶段,使用禁忌链路搜索算法多次生成候选路径集以选择最合适的探测路径来解决多节点故障定位问题。在随机网络拓扑和真实网络拓扑上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节点故障定位算法相比,探测路径选择算法具有更高的成功定位率和更低的探测成本。  相似文献   
162.
尹宝才    张超辉  胡永利    孙艳丰    王博岳   《智能系统学报》2021,16(5):963-970
随着监控摄像头的普及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数据呈现出规模大、维度高和多源异构的特点,使得数据存储空间大、传输慢、算法复杂度高,造成“有数据、难利用”的困境。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多视降维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嵌入的自适应多视降维方法。该方法在考虑视角内降维后数据重构原始高维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学习相似矩阵来探索不同视角之间降维后数据的关联关系,学习各视数据的正交投影矩阵实现多视降维任务。本文在多个数据集上对降维后的多视数据进行了聚类/识别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嵌入的自适应多视降维方法优于其他降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3.
王鑫  郭鑫垚  魏巍    梁吉业   《智能系统学报》2021,16(1):30-37
针对已有三元组约束的度量学习算法大多利用先验知识构建约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度量学习算法性能的问题,本文借鉴对抗训练中样本扰动的思想,在原始样本附近学习对抗样本以构造对抗三元组约束,基于对抗三元组和原始三元组约束构建了度量学习模型,提出了对抗样本三元组约束的度量学习算法(metric learning algorithm with adversarial sample triples constraints,ASTCML)。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既克服了已有固定约束方法受先验知识影响大的问题,也提高了分类精度,说明区分更加难以区分的三元组约束能够提升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4.
地铁车站扶壁柱柱底控制弯矩与轨排井位置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非常有限,设计人员对其规律缺乏定量认识,难以兼顾轨排井使用便利性与结构设计的安全经济性。在适当假定的前提下,抽象出了轨排井扶壁柱控制弯矩计算简图,分析推导了扶壁柱在水土压力等荷载作用下柱底控制弯矩近似解析解,通过二维有限元模拟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并采用三维整体模型分析证明了假定的合理性及解析解的工程适用性。进一步地利用解析解公式得到了扶壁柱柱底弯矩对柱梁刚度比变化的敏感区,有助于设计人员确定合理柱梁刚度比,改善结构受力节省工程造价,可为地铁车站轨排井设计提供借鉴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5.
工程界关于“湿陷性”的相关规范、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黄土,而对于“湿陷性砂土”则存在一定的缺失,可参考工程处理案例很少。以巴基斯坦塔尔沙漠某在建电厂场地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基于强夯前后地基土检测、试验数据分析,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砂土地基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强夯后风积砂土的干密度增大,孔隙比减小,压缩模量提高,基本可以消除湿陷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湿陷性风积砂土地基的方法,对类似工程地基土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借鉴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6.
为研究降雨入渗作用下不同细粒含量对粉砂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不同细粒含量粉砂土的室内直剪试验与土-水特征试验建立了细粒含量与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土-水特征曲线间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数值分析软件GeoStudio和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条分法对不同细粒含量粉砂土边坡进行不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粉砂土的细粒含量越高,其黏聚力越大而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并且持水能力也越好;在降雨过后粉砂土边坡的安全系数较自然状态下均有所下降,细粒含量越少的下降越大;在停雨后FC15的安全系数“回升”最多。FC15和FC25的粉砂土边坡在0.15m/d暴雨过后安全系数低于1.2,边坡不安全。  相似文献   
167.
古代石拱桥建成年代久远,当下部分石拱桥仍是交通要道。古代石拱桥大多根据经验设计,缺少相应规范校核,且受当前交通流量增大、频繁承载甚至超载等交通环境恶化及石拱桥结构与材料性能退化的影响,古代石拱桥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以洄河古代石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平台,建立了洄河古代石拱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现行规范标准计算了古桥在重力与单车道车载与双车道车载等最不利荷载作用下,1/4跨、1/2跨和3/4跨等控制截面处的挠度和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当前规范体系下,洄河古代石拱桥运营期应力和挠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拱桥结构安全。所得结果可为石拱桥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为明确北京东南郊典型灌区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含量和污染水平,2015年对该灌区31个监测点位土壤样品和62个作物样品的6种重金属进行了检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对土壤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地统计学分析对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属于安全级别,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满足国家食品标准,灌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施肥、污水灌溉和大气沉降。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覆膜对滴灌马铃薯土壤水热及其生长的影响,以‘荷兰十五’为试验马铃薯, 于2019年3月—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中国农业大学特色马铃薯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三种 覆膜处理:无膜(NM)处理、黑色薄膜(BM)处理、透明薄膜(TM)处理。研究了不同覆膜对当地滴灌马铃 薯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马铃薯各生育期长势、块茎分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 可提高0~30cm土层土壤温度,在马铃薯生育前期,TM处理下增温效应更为明显;覆膜较不覆膜处理 对30cm~50cm土层具有更好的蓄水作用,高出不覆膜土壤平均含水率1.72% ~10.3%;覆膜处理下 均能提高株高和茎粗,但覆膜间差异性不显著;BM、TM处理下马铃薯产量为50868kg/hm2、50109 kg/hm2,较NM增产了14.9%、13.2%;覆膜能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大薯率,BM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 最高。  相似文献   
170.
根据陕西省34个代表气象站点1988年—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以Penman公式计算的潜 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对湿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省1988年—2017年平均的潜在蒸发 量959mm,从陕北(1020mm)、关中(967mm)到陕南(899mm)逐渐降低,其差异主要在于空气动力学 项。陕北潜在蒸发显著增大(25.9mm/10a),而关中和陕南潜在蒸发变化的趋势值分别只有12.2 mm/10a和6.5mm/10a,相对湿度减小和风速增大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项的增大(16mm/10a)是陕北潜 在蒸发量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受潜在蒸发变化影响,陕北和关中地表湿润指数增大但大气湿润指数 减小,反映出两类不同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