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21.
通过对水工混凝土外观质量反映问题的探讨 ,分析了水工混凝土几种典型裂缝的成因及破坏特征 ,提出了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对指导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
介绍我国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现状,着重阐述了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掺量确定,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3.
由于设计,施工和工程运行环境影响等原因,许多混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剥落,炭化等损坏现象,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影响使用寿命,必须进行修补,水工建筑物坐落在旅游风景区的不多,作为自然景色人工景色相结合,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的外观和颜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喷射CD-R乳液聚合物砂浆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24.
张荣成  张守杰 《水利天地》2006,(4):F0003-F0003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6年,是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证书。2001年1月成为国际菲迪克协会会员,2003年通过GB/T19001-20001dt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院现有职工938人,其中  相似文献   
25.
工程结构材料的耐久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关乎国计民生,本文以改善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推动水工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研究了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水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6.
采用氮气法脱除多元醇酯润滑油中的微量水,考察了温度、氮气通量、脱水时间、搅拌速率等工艺条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设计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油品脱水率随温度的升高、氮气通量的增大、脱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搅拌速率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最大。在温度为80℃,氮气通量为8 L/h,脱水时间为2 h,搅拌速率为660 r/min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油品脱水率达到89.1%,3种不同黏度等级多元醇酯润滑油的含水量均降至100μg/g以下。  相似文献   
27.
采用旋转氧弹法考察3种环烷基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并将其与SH/T 0196《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与其结构组成密切相关,基础油C的多环环烷烃和芳烃含量最低,支化度最小,其氧化安定性最好,B次之,A最差;加入抗氧剂后,基础油C的旋转氧弹时间从44 min提高到187 min,提高了143 min,提高幅度远大于B的64 min和A的50 min,基础油C对抗氧剂的感受性优于B和A。旋转氧弹时间和氧化后酸值满足幂函数关系,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评定环烷基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28.
对4种克拉玛依的加氢环烷基油的运动黏度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这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40℃运动黏度分别为30.64 mm~2/s,46.52 mm~2/s,68.13 mm~2/s和100.30 mm~2/s。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铜片氧化法分别测定了这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后的酸值。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依次为171.9℃,173.4℃,174.1℃和174.5℃;氧化后酸值依次为3.02 mg/g,2.76 mg/g,2.54 mg/g和2.42 mg/g。随着加氢环烷基油40℃运动黏度的增加,起始氧化温度也逐渐提高,而氧化后酸值则逐渐下降,加氢环烷基油的氧化安定性越好。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后酸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另外,4种加氢环烷基油均对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T501)有良好的感受性。(图6表3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2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方法,包括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二维相关谱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基于脂质组学的质谱法和基于特征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等,并对上述方法在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油脂检测工作和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