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5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过程中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动力学,考察了振荡速度、萃取温度、反胶束浓度和全脂大豆粉粒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初步表明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过程受内扩散控制,萃取过程可用未反应核模型来解释。在试验范围内,萃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64 kJ/mol。建立宏观动力学方程1.22exp(-1 880.4/T)t=1+2(1-x)-3(1-x)2/3,并给予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得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蛋白的萃取过程。试验结论对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具有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
苜蓿属植物资源丰富,并且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本文对苜蓿黄酮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黄酮苷的生物转化的最新进展等进行了总结,并对苜蓿黄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论传统小麦面食的现代化与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传统小麦面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促进小麦面食工业化发展及新产品开发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传统小麦面食的工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25.
深刻分析了弘扬我国馒头食文化的意义,指出应该借鉴国外发展自身食文化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发我国传统发酵面食品,并总结了目前我国馒头类食品实现产业现代化所需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6.
发酵产物对发酵米粉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为了研究发酵产生的酸和酶对米粉流变性的影响,采用发酵中的主要酸(乳酸、醋酸)和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脂肪酶、蛋白酶)以及一些常见的酸(盐酸、甲酸、柠檬酸)处理米粉的原料,用流变仪测定米粉的流变性。结果表明:这些处理方式中对米粉流变性影响较显著的是:pH4.0、pH5.0的乳酸-乳酸钠缓冲液,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米粉的最大破断应力和最大破断应变,改善了米粉的流变性。本文还从大米中蛋白质和二硫键的含量会影响大米的蒸煮品质出发,研究了大米粉中蛋白质含量和二硫键含量对米粉流变性的影响,较低蛋白质、二硫键含量有利于淀粉成胶。  相似文献   
27.
电导率法淀粉糊化温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通电加热淀粉悬浮液过程中电导率的测定装置,有效地防止淀粉悬浮液的沉淀及水分散失,提高测量精度,使之可用于淀粉糊化温度的测定,并将结果与差示扫描热量仪fDSCl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研究淀粉浓度、NaCl浓度和电压对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加热速率及所测得糊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电加热淀粉悬浮液时,随NaCl浓度的增加,所测得的糊化温度逐渐增大.随淀粉浓度的升高,所测得的糊化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电压的增大,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和加热速率也随之增大.改进后的装置可准确测定淀粉的糊化温度.与DSC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28.
采用食品质构仪(Texture analyzer, TA)、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DMTA)测定了不同贮存时间的馒头的硬度、热特性和热机械性质.研究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馒头的硬度逐渐增加,支链淀粉重结晶亦逐渐增加,DMTA温谱图上呈现相态转变.支链淀粉回生是引起馒头硬化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无定形区的变化也可能对馒头硬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29.
自然发酵对米粉RVA黏度性质及米粉拉伸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发酵时间对米粉RVA黏度性质及所制作的米粉的拉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使米粉的RVA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及最终黏度上升,胶凝值下降,而崩溃值先上升然后下降。发酵提高了米粉的拉伸性质,改善了米粉的质地和口感;综合分析后认为,大米30℃左右发酵2d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0.
作为测量有效氟的经典方法,碘量滴定法和DPD法(N,N-二乙基-1,4-笨二胺滴定法)各有其局限性,因此亟需一种简便、快捷的电生功能水分析、测定方法.本实验研究讨论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不同电解质的电生功能水中有效氟成分-HClO和ClO-的应用;并利用紫外扫描光谱对电生功能水贮存中的失效因素进行分析.实验证明紫外分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