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原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CaCO3为填充料,硼酸酯为改性剂,添加AC发泡剂、DCP交联剂等助剂;采用界面改性、密炼塑化、模压发泡方法制备改性LDPE高发泡弹性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LDPE70质量份、POE30质量份、改性CaCO310质量份、AC2质量份、DCP1.4质量份的发泡材料,其拉伸强度2.40MPa、撕裂强度5.82KN/m、断裂伸长率163.2%、密度0.236g/cm3、收缩率1.1%,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POE增韧改性LDPE高发泡弹性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原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采用密炼塑化、双辊混炼、模压发泡方法制备高发泡弹性材料。用智能型发泡无转子硫化仪分析POE对LDPE正硫化时间、扭矩值、发泡气体压力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POE与LDPE之间的相结构以及发泡后泡孔孔径的影响,测试了LDPE/POE发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正硫化时间延长,扭矩值和发泡气体压力增大;POE在LDPE材料中形成"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含40质量份POE的LDPE/POE发泡材料孔径均匀性较好,与LDPE发泡材料相比,拉伸强度提高67.2%,断裂伸长率提高82.3%,直角撕裂强度提高25.1%,回弹率提高8%,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阿魏菇GC-1菌株液体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筛选出一株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GC-1,对其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优化培养基为:小麦粉2%,蔗糖2%,酵母膏0.4%,蛋白胨0.2%,KH2PO4 0.2%,MgSO4 0.1%,麸皮3%,pH值为7.0.培养条件为:30℃,200 r·min-1,装液量为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陶土为补强填充剂,稀土铝酸酯、油酸酰胺、硬脂酸单甘油酯为改性剂,二元乙丙橡胶(EPM)为基本原料,经界面改性、密炼塑化、模压发泡方法制备EPM发泡材料。采用吸水性测定法、亲油化度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分析陶土的表面改性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陶土在EPM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以及对EPM发泡材料泡孔的影响;检测了EPM发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铝酸酯改性陶土效果最好,含20%改性陶土的EPM发泡材料,其孔径均匀性较好,拉伸强度提高66.3%,撕裂强度提高了27.8%,收缩率降低了1.6%,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小球为载体固定纤维素酶,研究了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并以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为底物,研究了固定化酶水解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索酶经过固定化后,其米氏常数为0.42 mg/mL,半衰期为162 h;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固定化酶与底物的质量比为1:2.5、固液比为1:2.4(m/V)、温度为50℃,pH为5.0.秸秆水解率可达33%,纤维素水解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16.
对离子束诱变筛选得到的阿魏菇菌株,进行了胞内多糖提取纯化试验,分别对影响多糖提纯的提取条件,醇析条件,盐析条件,去蛋白效率,H20:脱色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单因子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胞内多糖最佳提纯工艺为,浸提料液比15,温度100℃,3h,提取3次,置-20℃冰冻后可初步去除不溶杂质,然后向多糖溶液中加入试剂硫酸铵和无水乙醇析出多糖咖入条件为:硫酸铵和多糖液m/m1:5;无水乙醇和多糖液v/v1:1),静置8h,H2O2脱色6h。  相似文献   
17.
热水抽提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minexHPX-87P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示差折光检测器分离分析所得水解液中的主要糖分:木糖、葡萄糖、纤维二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通过比选各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添加适量三氯乙酸做样品前处理,检测采用85℃柱温和超纯水作为流动相,水解液样品中各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0~0.9999之间,回收率为86.3%~109.4%,精密度为1.14%~4.64%。在样品中糖损失最小的情况下,有效去除了色素、脂类、蛋白等影响测定并损害色谱柱的污染物,在最佳色谱条件下,蒸汽爆破水解液中的主要糖分能够同时被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以BPO为引发剂、聚乙烯蜡(PEW)和马来酸酐(MAH)为反应物,采用溶液法合成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使用L。(3。)正交实验表考察不同反应温度、时间、MAH和BPO用量对PEW-g-MAH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MAH已经接枝到PEW分子链上;在PEW用量为10g、MAH为1.40g、BPO为0-10g、温度100℃、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可得到接枝率为2.95%的PEW—g—MAH。  相似文献   
19.
溶液法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溶液法合成了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PEW-g-MAH 中酸酐含量,借助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接枝物的存在,探讨了取样量、滴定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到表征 PEW-g-MAH 的优化实验方法。结果表明,在温度70℃下取样量达到1.5g-2g 时,能得到较稳定的接枝率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20.
半纤维素稀酸循环喷淋冲滤水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稀酸循环喷淋冲滤(dilute acid cycle spray flow-through,DCF)反应器在温和的条件下水解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分析了半纤维素稀酸水解产物组分,研究不同温度、硫酸浓度和时间对主要产物木糖浓度的影响。探讨了其水解反应机理并以酸催化反应机理为基础,把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及其水解产物按化学组成和性质进行集总划分,并对反应网络进行合理简化,提出了一种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的简化集总动力学模型。通过参数估计求取动力学参数,建立集总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半纤维素主要水解产物。结果表明,喷淋作用加快了半纤维素的连续解聚过程,从而使得木糖得率超过90%,而其降解产物糠醛等较少。得到的模型能较好预测不同条件下主要产物含量。通过改进的Arrhenius方程确定木糖生成和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07.1 kJ·mol-1和102.2 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