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0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358篇
电工技术   740篇
综合类   838篇
化学工业   1467篇
金属工艺   555篇
机械仪表   746篇
建筑科学   1047篇
矿业工程   453篇
能源动力   269篇
轻工业   1180篇
水利工程   461篇
石油天然气   489篇
武器工业   137篇
无线电   10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1篇
冶金工业   458篇
原子能技术   120篇
自动化技术   95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5篇
  1975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拼接结构的高分辨率彩色等离子体大屏幕系统的应用,指出了刷新型电路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混合型模式的驱动电路。从彩色模块ACPDP的结构特性出发,详细讨论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驱动波形以及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1套处理能力为1.0 m3/h的可再生吸附除油中试装置.利用该中试装置,在除油单元添加75 kg改性后的吸油材料,并使冷凝液以下流方式流经除油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为1.0 m3/h,进行了600 h的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除油单元对冷凝液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不低于85%,装置出水的电导率小于1.0 μS/cm,TOC质量浓度小于0.5 mg/L,SiO2质量浓度小于18 μg/L,其水质完全符合二级脱盐水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5.
仿生鱼鳍中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水下变形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永华  何建慧  张世武  杨杰 《机器人》2007,29(4):320-325
简要介绍了仿生鱼鳍的基本机构和工作原理.为了提高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鱼鳍的变形精度,理论计算了作为鱼鳍驱动器的形状记忆合金薄板对端部的水下变形误差.给出了形状记忆合金薄板表面的流体无量纲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给出了某一时刻薄板表面及其周边的压力分布和薄板尾迹中的卡门涡街形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液浮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单轴速率台和三轴位置台的实验室测试方法。理论分析得出该方法能有效地分离出捷联系统的陀螺安装误差、标度因子误差、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相似文献   
117.
118.
提出了一种乐谱计算机识别的预处理及环境参数测量的方法。乐谱经归描仪给输入,要作预处理,确定谱表位置、测定谱线宽度、去除噪音、删除谱线等一系列识别前阶段的工作,要为乐谱分割和识别以及自动演奏作好前期准备,计算机系统实验表明,乐谱识别的预处理和环境参数测定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9.
120.
首先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摄像头的阅卷系统,该系统由试卷获取、灰度化、二值化、畸变变换、倾斜校正、图像定位和识别等图像处理流程组成。然后以此为依据,通过对重构技术及设计模式原则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对该系统框架进行优化和重构。本文充分参照现有的设计模式,通过重构技术,改善现有代码的质量,增加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