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81篇
电工技术   128篇
综合类   121篇
化学工业   334篇
金属工艺   97篇
机械仪表   129篇
建筑科学   123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58篇
轻工业   202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18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7篇
冶金工业   68篇
原子能技术   50篇
自动化技术   2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以ATmega88PA为控制器设计了气压高度计。内嵌全温度范围的曲面拟合算法进行温度补偿及线性化处理,解决了压力传感器的温漂和非线性问题,并用海拔高度与气压的关系计算高度。测量结果通过RS-485接口发送给上位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气压高度计压力测量误差优于0.50‰,分辨率为0.01 h Pa,线性度为0.999 9;标准大气环境下高度测量误差为0.16 m,线性度为0.999 8。该气压高度计具有质量小、功耗低、精度高、工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23.
金钢石膜表面抛光与平整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金刚石膜抛光与平整技术,例如研磨、热化学抛光、离子束抛光、化学机械抛光、等离子抛光、激光抛光等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重点分析厚度较小(约几微米)的金刚石薄膜抛光与平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4.
在文本信息数量迅速增长的环境下,为提升阅读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文档自动文本摘要模型。在传统文摘模型的基础上将Siamese LSTM深度学习网络应用到文本相似度计算中,计算曼哈顿距离来表征文本相似度,并采用去除停用词的方法改进该网络模型以提升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使用Siamese LSTM与传统余弦相似度等方法相比,生成的文摘在语义方面更贴近主题,质量更高,整个文摘系统的工作效率也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5.
海水营养盐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基础,营养盐的测定对海洋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流动分析技术由于其自动化、低耗以及重现性高等优点,在海水的营养盐自动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流动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流动分析技术在海水营养盐自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流动分析技术在海水营养盐检测中的总体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基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运中心空调系统,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针对能源高效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针对生命周期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建筑能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数据进行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数据来源与所提模型紧密结合,基于层次分析法框架性模型,以空调工程各种资源的消耗值和各种环境影响潜值分析为例,量化剖析了如何利用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对耗能项目进行评价。结合案例数据的生命周期评价提出了能源利用评价层次模型,并针对模型给出了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调整建立能源利用过程监控与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27.
To improve the combination of cement matrix and waste tire rubber particles in concrete, the rubber particles were treated with acrylic acid(ACA) and polyethylene glycol(PEG) for grafting hydrophilic groups on their surfaces.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nd surface contact angle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philicity and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 of rubber particles. The effect of rubber particle modifi cation on fresh/hardened properties of rubberized concrete wa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act angle between rubber particle surface and water decreases when rubber particle is modifi ed. Compared with the unmodifi ed rubberized concrete(RC), the unit weight of modifi ed rubberized concrete(MRC) changes slightly. However, the slump, air-entrainm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and impact performance of MRC are obviously improved. Under good condition of slump, the water-cement ratio of the MRC can be reduced from 0.4 to 0.38.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 exural strength of the MRC(10% rubber particle content) can be increased by 25.9% and 26.4%,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8.
基于一维混合模型研究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气体的混合规律,利用Taylor、Taylor-CW、G.R.I 3种不同方法分别计算出气体扩散系数及投产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氮气混气段长度,分析了管道置换过程中影响混气长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管长、管径及流速。由Taylor-CW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现场数据最为接近,用该方法验证国内3条已投产管道所得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9.7%、23.4%、22.0%。  相似文献   
29.
原露恬  王琛琛  薛尧  杨晓峰  郑琼林 《电工技术学报》2021,36(20):4318-4328,4338
多电平变换器在中高压大功率电能变换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文针对中压电能变换领域,提出V形钳位多电平变换器(VMC)拓扑族.在现有IGBT电压等级的条件下,该拓扑族采用较少数量的器件就可以实现中压大功率电能变换,结构简单;同时该拓扑族无需飞跨电容,降低了系统控制复杂度.首先提出VMC拓扑族的构成,包括拓展方式、一般形式以及演化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VMC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分析直接钳位机制和阻断电压分配问题.考虑目前商业主流功率器件电压等级,针对拓扑结构特点,揭示适宜VMC的电压等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族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也进一步证明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0.
Creep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superallo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073–1223 K and stress range 110–550 MPa. The observations of dislocation structures during different creep conditions reveal that in the high stress region, particle-shearing mechanisms including stacking fault formation and antiphase boundary creation are operative and in the low stress region, the dislocation climb mechanism is dominant. From the plot of minimum creep rate versus applied stress, a very low stress region with exponent n < 2, which is related to diffusional creep, is foun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stress–temperature creep deformation mechanism map for the alloy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particle hardening theories and various dislocation-creep theories, the dislocation-creep transitions in terms of internal stress are discussed and calculated threshold stresses of various creep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ndicates that the particle shearing is easier to operate than Orowan looping at high stresses, and general climb is easy to happen at low str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