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762篇
  免费   23935篇
  国内免费   12772篇
电工技术   17207篇
技术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698篇
化学工业   46038篇
金属工艺   16485篇
机械仪表   18590篇
建筑科学   22216篇
矿业工程   9231篇
能源动力   7912篇
轻工业   19422篇
水利工程   5174篇
石油天然气   18504篇
武器工业   2399篇
无线电   314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467篇
冶金工业   14718篇
原子能技术   3125篇
自动化技术   36812篇
  2024年   898篇
  2023年   4612篇
  2022年   7514篇
  2021年   11543篇
  2020年   9064篇
  2019年   7412篇
  2018年   8371篇
  2017年   9419篇
  2016年   8383篇
  2015年   11469篇
  2014年   14793篇
  2013年   17401篇
  2012年   19121篇
  2011年   20490篇
  2010年   18246篇
  2009年   17049篇
  2008年   16604篇
  2007年   15974篇
  2006年   15851篇
  2005年   13592篇
  2004年   9293篇
  2003年   7648篇
  2002年   6790篇
  2001年   5960篇
  2000年   6394篇
  1999年   7102篇
  1998年   5758篇
  1997年   4738篇
  1996年   4453篇
  1995年   3708篇
  1994年   2948篇
  1993年   2080篇
  1992年   1613篇
  1991年   1271篇
  1990年   968篇
  1989年   774篇
  1988年   572篇
  1987年   341篇
  1986年   279篇
  1985年   193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01篇
  1982年   124篇
  1981年   109篇
  1980年   87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36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介绍了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角岩的矿石性质,针对该低品位铜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微生物浸出试验研究,在原矿铜品位仅为0.12%、SiO_2含量高达69.12%的情况下,用接种量为10%的浸矿菌液,浸出1 d时,铜浸出率即为34.44%,浸出11 d时,浸出率达到70.02%,此时较无菌条件下的浸出率高出17.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2.
隐患采空区是目前影响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源之一。随着台阶开采的不断剥离,露天开采境界内各台阶与地下空区群的隔离层厚度越来越薄,随时有可能发生采空区顶板坍塌事故。考虑到露天矿采空区地质赋存条件和围岩稳固性等特征,以弓长岭露天铁矿浅层采空区为工程背景,运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综合分析了浅层采空区的稳定性。将液体静力水准地表沉降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与FLAC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调整蠕变参数使得数值模拟的蠕变速率与现场监测结果一致,而后据此进行未来结果的预测。最终根据地表沉降数据确定的蠕变参数取值为A=1.0×10^-12、m=1.75、n=0.35。研究表明:静力水准测点地表最大沉降位移为-9.8 mm,蠕变计算结果顶板最大垂直位移约20.4 mm,应力最大值约25 MPa,综合分析显示该采空区较稳定。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采空区现场监测数据的数值模拟蠕变分析方法,可为类似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完善。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化学课程教学在非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素质养成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学习进程的评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学班的整体成绩并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
85.
86.
通过河南省渑池地区含锂铝土矿(岩)层工艺矿物学分析,查明铝土矿的物质组成、嵌布特征、伴生锂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为矿产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该铝土矿Al2O3含量为54.8%,铝硅比值(A/S)为2.6,铝土矿层和粘土岩层中Li2O含量均高于伴生锂边界品位,粘土岩中锂更为富集;矿物组成除一水硬铝石之外,主要是以集合体形态产出的粘土矿物。采用稀酸解析、选矿测试和电子探针分析锂的赋存状态,查明矿石中锂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形式赋存在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中;选矿富锂尾矿中Li2O可富集到0.57%左右,是锂综合回收利用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7.
Vacuum casting is one of the widely used methods for small-volume production of plastic parts. The main challenge of this method is to choose the optimal w  相似文献   
88.
Abstract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spray drying (SD), vacuum drying (VD), microwave vacuum drying (MVD), and infrared vacuum drying (IFVD))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hygroscopicity behavior of chicken powders. The hygroscopicity curves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moisture absorption of powd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cken powder dried by MVD had the lowest moisture absorption, followed by IFVD, VD, and SD. The hygroscopicity of SD chicken powders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three kinds of chicken powders due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and the changes of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as detect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meter. For the three vacuum drying methods, the difference of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the main reason of differences in hygroscopicity. Although MVD chicken powders were slightly inferior to SD chicken powders in taste, MVD chicken powders were the best in terms of smell and color as suggested by instrumental sensory parameter evalu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MVD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aintaining sensory quality of chicken powders.  相似文献   
89.
潘杰  李焰 《化工进展》2020,39(11):4503-4515
化学转化膜是金属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具备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能为铝合金提供一定的临时防护。传统的六价铬酸盐化学转化膜在日渐严苛的环保压力下已经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三价铬及无铬锆基化学转化膜。铝合金可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按照所含主要合金元素和热处理状态可分为若干个系列和型号。本文选取几种典型的变形铝合金,综述了不同铝合金微观组织对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化学转化液添加剂、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对转化膜性能的调控及作用机理,以及几种典型商业钝化剂在变形铝合金表面的应用。总结了目前变形铝合金表面锆基化学转化膜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未来化学转化膜需在满足新型铝合金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有机、无机添加剂以及外场作用对转化膜的成膜均一性、完整性进行调控,以提高转化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0.
七角井矿区的钒、铁双层矿体走向长度超4 km且呈近似平行产出,下盘铁矿开采时损失贫化率高且上盘钒矿资源保护难度大。根据钒铁矿体走向长、近平行产出、厚度负相关、空区隐患大的开采技术条件 特征,采用平面分区、开采时序规划、采矿方法优化、区域稳定性控制等技术来实现钒铁矿协同开采。根据铁矿“中间厚、两端薄”、钒矿“中间薄、两端厚”的形态特征,将长走向的钒铁矿体分为东区、中区及西 区。工程空间上,双层矿体共用一套开拓、采准、运输等开采系统;开采时序上,在提高铁矿生产能力的同时保证了钒矿开采的时间灵活性;采矿方法上,东区及西区铁矿采用阶段矿房嗣后膏体微胶结充填法,中区 铁矿采用阶段矿房法转崩落法;此外,通过中区崩落顶板及上盘围岩,东、西区膏体充填方式保证了矿区开采时及开采后的区域稳定性。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协同开采方案使矿山铁矿设计开采储量增加了1 064.7万t ,膏体充填每年消耗干抛层、尾矿等矿山固废86万t以上,矿山安全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