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25篇
  免费   22384篇
  国内免费   14443篇
电工技术   1732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1296篇
化学工业   25311篇
金属工艺   13462篇
机械仪表   14115篇
建筑科学   15396篇
矿业工程   8189篇
能源动力   5188篇
轻工业   21696篇
水利工程   5959篇
石油天然气   7748篇
武器工业   2948篇
无线电   207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397篇
冶金工业   7802篇
原子能技术   3288篇
自动化技术   27220篇
  2024年   864篇
  2023年   3149篇
  2022年   7695篇
  2021年   9891篇
  2020年   7317篇
  2019年   5066篇
  2018年   5522篇
  2017年   6297篇
  2016年   5432篇
  2015年   8786篇
  2014年   11085篇
  2013年   12638篇
  2012年   15605篇
  2011年   16252篇
  2010年   15469篇
  2009年   15026篇
  2008年   15360篇
  2007年   14513篇
  2006年   12732篇
  2005年   10239篇
  2004年   7657篇
  2003年   5894篇
  2002年   6171篇
  2001年   5527篇
  2000年   3943篇
  1999年   1786篇
  1998年   687篇
  1997年   620篇
  1996年   551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39篇
  1959年   32篇
  1951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71.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2.
Hyperbolic phonon polaritons (HPhPs) in orthorhombic-phase molybdenum trioxide (α-MoO3) show in-plane hyperbolicity, great wavelength compression, and ultralong lifetime, therefore holding great potential in nanophotonic applications. However, its polaritonic response in the far-infrared (FIR) range remains unexplored due to challenges in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Here, monochromated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EELS) in a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STEM) is used to probe HPhPs in α-MoO3 in both mid-infrared (MIR) and FIR frequencies and correlate their behaviors with microstructures and orientations. It is found that low structural symmetry leads to various phonon modes and multiple Reststrahlen bands (RBs) over a broad spectral range (over 70 meV) an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55–63 meV and 119–125 meV along the b-axis, 68–106 meV along the c-axis, and 101–121 meV along the a-axis). These HPhPs can be selectively excited by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swift electron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in nanophotonic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such as directed light propagation, hyperlenses, and heat transfer.  相似文献   
73.
郑伟  王皓明  陆林  刘贵鹏 《橡胶科技》2020,18(10):0578-0581
分析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内衬层复合气泡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增大复合压辊角度、硬度和压力及在气密层复合前增加位移传感器以减小气密层拉伸,使其与过渡层复合后收缩率一致,解决了内衬层复合气泡问题,提高了轮胎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生物预处理技术运用于天然产物提取是借助微生物或生物酶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对天然资源进行处理,破坏植物原料的细胞壁,促进天然产物释放到提取介质中,以提高分离效率,有助于保证天然产物活性。生物预处理技术按形式可以分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酶处理技术。针对2种生物预处理技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天然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将镁盐改性活性炭(MgO-PAC)与传统活性炭(PAC)混合而成MPAC材料,用于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通过连续30 d的运行实验,探讨了MPAC材料对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沉降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MPAC材料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提升了12.7百分点,对TP的去除率提升了17.5百分点,对NH4^+-N的去除率超过86.4%。投加MPAC后处理效果更好的重要原因,在于MPAC使得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比耗氧速率得到明显改善,也提升了污泥的微生物丰度。MPAC对活性污泥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76.
生产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文章阐述了国内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实习基地建设、成绩考核、教材编写、教学团队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7.
李仲明  李斌  武思蕊  赵梁成 《化工进展》2020,39(5):1835-1843
与传统的涂覆、沉积等加工手段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可制造复杂立体功能结构的传感器,将3D打印与柔性传感技术结合可以促进未来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聚酰亚胺等多种基底材料、纳米金属等多种打印传感材料;按照熔融沉积、黏弹性墨水沉积、粉末烧结熔化、还原光聚合和材料喷射的制造原理分别阐述了多种传感器的材料选择、成型特点,并对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虽然3D打印制造柔性传感器件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及多种类打印材料等问题,但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3D打印将成为柔性传感领域极佳的制造手段。  相似文献   
78.
揭示1957-1958年华南工学院土木系薄壳结构研究小组在新会的砖薄壳结构实验图景.以田野调查、文献分析、三维图示、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发现、确认此研究小组在新会的6处薄壳建筑及其遗存情况.它们是广东地区推广砖薄壳建筑的起点,其中的回旋砖薄壳实验是从结构角度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重要案例,弥补国内结构工程史学研究的薄弱点,也是共和国早期节约"三材"约束下的薄壳建造技术自主创新设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9.
80.
为了提高三级煤矿许用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爆破破岩效果,保证开采区的工作效率,对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行优化,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分别得出空气不耦合与水不耦合装药系数对爆生气体准静压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验室爆破模型试验研究水和空气径向不耦合分别作用下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分布特性,分析峰值应力与测点到炮孔比例距离、不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与理论分析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当不耦合系数相同时,炮孔处水不耦合装药爆炸应力波峰值高于空气不耦合装药,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加,炮孔处爆炸应力波的峰值应力减小;模型试验测得同一测点的水不耦合装药峰值应力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峰值应力的1.15~1.52倍,峰值应力作用时间长于空气不耦合装药,同一测点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测得的应力波及其峰值应力均随不耦合系数的增加呈负幂函数衰减,且空气不耦合装药时衰减得更快,与理论分析一致;贵州某煤矿下山巷道,于梯形掘进断面实施传统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掏槽爆破,效果不甚理想,运用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提高了炮孔利用率,减小了岩石破碎块度,使爆堆集中,显著提高了岩石破碎效果与出渣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