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综采工作面倾向长度的增加,对顶板破断及应力演化产生的影响效应是复杂的,导致工作面支架支护特性存在分区差异。为深入理解超长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以小保当煤矿450 m超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弹性基础岩梁力学模型,运用数理统计及均化循环分析方法,对工作面支架实测数据开展循环末阻力、工作阻力分布频率、支架增阻特性分析,明晰不同面长工作面倾向方向顶板运动及支架工作阻力分布特征,探究超长工作面支架倾向分区内支架增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倾向长度增加,导致两巷煤体对中部顶板的支承减弱,中部峰值区域向两巷移近,超长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趋势呈M型三峰值分布;超长工作面上部、中部、下部三区域支架呈对数型增阻时,其均化曲线仍为对数函数,表现为先急增阻后趋于平缓,此种支架增阻情况反映了来压期间工作面顶板由快速下沉逐渐变为缓慢下沉;呈对数-指数型增阻时,中上部区域支架增阻均化曲线为对数函数,中部及中下部均化曲线为对数-指数型复合函数,表现出先急增阻然后趋于平缓最后急增阻的特征;当支架工作循环时间超过一定值,对数-指数复合增阻型支架会急速增阻,不利于顶板控制,通过优化工作面割煤速度,降低支架工作...  相似文献   
22.
为客观评价甘薯浸膏的香气品质,以6个不同品种的甘薯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辅助提取制备甘薯浸膏,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不同品种甘浸膏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SPSS 25.0对检出的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构建香气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6个品种甘薯浸膏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酮类6种、酯类4种、...  相似文献   
23.
针对目前电网公司培训考核系统的现状及弱点,提出了应用Java Web Start技术的的思路及模式;并基于Java Web Start技术开发了可视化培训考核软件,作为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该软件已经在广州供电局培训中心投入使用,运行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不同干燥温度下橘皮的干燥特性及挥发性香味成分变化情况.以橘皮为原料,分析了不同干燥温度下橘皮含水量变化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的橘皮干燥动力学模型,并考察了干燥温度对橘皮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橘皮干燥过程主要发生降速干燥,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所用时间越短,Page模型可较优地描述橘皮的干燥过程;橘...  相似文献   
25.
在理论和试验上对R507A与R404A两种制冷剂的循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冷凝温度40.5℃,吸气温度18.3℃,过冷度0℃,压缩机等熵效率0.8的条件下,理论分析表明:R507A的制冷量较R404A高6%左右,COP高2%左右;相同条件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R507A的制冷量较R404A高2%~4%,COP高1%~2%,排气温度高0~4℃.  相似文献   
26.
刘前进 《电气时代》2013,(12):58-59
ABB是全球电气自动化领域的领导企业,致力于电力、工业、交通及建筑行业,凭借全球领先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ABB积极帮助国内客户增效节能,并推动可再生资源发展,为实现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业健康、绿色以及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7.
750 kV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电流不平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线路走廊特别紧张的地区,部分线路可能没有条件采用完全换位的方式架设,而同塔多回线路采用不换位架设将导致电气三相参数不对称。针对这个问题,对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不平衡度计算进行了推导,并应用PSCAD/EMTDC软件从杆塔类型、相序排列方式、回间距离、线路长度几个方面对750 kV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输电线路较短时采用同塔同窗逆相序方式架设并适当调整回间距离,电流不平衡度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输电线路较长时则需进行换位,避免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8.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我国煤矿灾害事故中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始终占据首位,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难题。笔者开展了顶板岩性、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主要表现为片帮冒顶、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大面积切顶压架3种类型。系统分析了各类型顶板灾害的发生特点及致灾原因:片帮冒顶多发生于松软煤岩体,采煤方法不合理及管理不当的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一般为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瞬时垮落所致;大面积切顶压架主要发生在薄基岩浅埋深工作面或顶板累积下沉量大引起顶板在煤壁处断裂的工作面。针对我国顶板灾害监测与防治,建立了工作面顶板灾害全景监测预警技术架构,即采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远场顶板活动,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顶板运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煤壁片帮时空演化,通过监测数据系统分析,动态掌握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支架工况,实现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提出了工作面开采全过程的顶板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工作面开采前确定合理采煤方法,合理工作面布置方式,科学开采参数及优化设备选型配套,这是防治顶板灾害的核心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保持支架良好的工况辅以顶板弱化技术,进而实现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29.
30.
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实时暂态稳定预测新方法,它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分析扰动 后系统的角加速度和转子功能,不仅能判别电力系统扰动后是否稳定,还能说 明系统的稳定程度。仿真表明,该方法对暂态稳定的预测快速、准确,与其它 基于大量计算的方法相比,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