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8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金属元素比例素比例的前驱体,并将得到的前驱体分别在400℃、500℃、600℃焙烧得到铁镍双金属氧化物(Fe-NiOx)催化剂。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降解率为标准衡量焙烧温度、金属元素比例制备的Fe-NiOx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MS)的能力,同时探讨了体系中PMS与DMP浓度比、Fe-NiOx催化剂投量对异相催化体系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前驱体焙烧温度为400℃、500℃时,催化剂能力基本相同,DMP降解率分别为由16.54%、17.84%,当温度上升至600℃,DMP降解率显著提升至35.35%,表明600℃得到的催化剂具备更强的活性;在600℃条件下焙烧制得的不同金属元素比例的Fe-NiOx催化剂,c(Fe):c(Ni)=1:4、1:2、1:1、2:1、4:1制备的催化剂,DMP降解率分别为22.61%、32.63%、35.35%、38.60%、39.14%,Fe相对含量的增加提升了体系氧化能力,可能是催化剂表面成分因Fe增加而发生改变以及多价态之间的循环促进反应;PMS与DMP浓度比例由5:1上升至20:1时,DMP降解率达到45.79%,继续提升浓度比促进作用不显著,增加催化剂投量DMP降解率与改变反应物浓度比具有相似的趋势,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PMS与DMP浓度比为20:1、Fe-NiOx催化剂投量为200mg/L。投加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TBA)、乙醇(EA),DMP降解率由49.85%分别降至21.44%、19.24%,表明体系中产生氧化物中主要为羟基自由基(·OH)以及少量硫酸根自由基(·SO4-)。  相似文献   
82.
为充分利用过渡金属对过氧单硫酸盐(PMS)的催化活性,同时解决残余金属所带来的水体二次污染问题,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将磁性Fe3O4颗粒和Co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合成新型多相复合磁性材料(CF-RGO),对比了PMS、RGO、CF-RGO、RGO/PMS、Co/PMS和CF-RGO/PMS等6种体系去除橙红7(AO7)的效果,并考察了不同初始pH、CF-RGO初始投量、AO7初始浓度对CF-RGO激活PMS去除水中AO7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PMS、RGO、CF-RGO和RGO/PMS体系基本不能去除水中AO7,而CF-RGO/PMS和Co/PMS体系则能有效去除AO7,且CF-RGO/PMS体系去除AO7的能力显著高于Co/PMS体系。对于CF-RGO/PMS体系,随着pH的增加,AO7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并在pH=5.0时达到最大去除率;CF-RGO初始投量对体系去除AO7的影响差异不大,总体呈正相关性;AO7初始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减弱体系的去除能力,从而降低AO7的去除率。同时,叔丁醇(TBA)和乙醇(ETOH)的投加证实了CF-RGO/PMS体系的自由基在pH=5.0时以硫酸自由基(·SO4-)为主,说明·SO4-对AO7的去除占主导作用。此外,重复使用该催化剂3次后发现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较好,Co、Fe等残留金属的检测结果也表明该催化剂对水体的二次污染极小。研究表明:CF-RGO作为催化剂可快速、高效地激活PMS去除水中AO7,且重复利用效果好、二次污染小;在pH=5.0,AO7、PMS初始浓度分别为0.03、0.2 mmol/L,CF-RGO初始投量为0.003 g的条件下,CF-RGO/PMS体系去除AO7效果最佳,去除率最高达95.8%。  相似文献   
83.
随着水处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也开发了很多新的高性能催化剂用于高级氧化领域。为了探究NiOx在超声强化的条件下对单过硫酸盐(PMS)的催化性能,同时探究NiOx/PMS/US高级氧化体系对染料废水降解的优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iOx催化剂,酸性橙7(AO7)作为降解底物。探究发现:相比于NiOx/H2O2/US、NiOx/过硫酸盐(PDS)/US体系,NiOx/PMS/US体系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且催化剂的煅烧温度、[氧化剂]:[氧化底物]、催化剂投量、超声功率都会对NiOx/PMS/US体系产生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由200℃升至700℃后,AO7的降解率由95%降低至20%。[氧化剂]:[氧化底物]由20:1升至70:1,其降解率由77%提至95%,继续提高比例则会抑制降解。催化剂投量由120mg/L升至280mg/L,降解率提升不明显,在15分钟内都能达到95%的降解,但降解速率有所提升,继续提高催化剂投量其降解速率则没有明显的提高。超声功率由0W提至400W也会提高降解速率,但过高的超声功率对降解速率提高却不明显。此外,对催化剂复用以及对甲基橙(HIn)和活性艳蓝(KN-R)的降解证明NiOx/PMS/US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适性。NiOx的XRD图谱说明最佳煅烧温度下催化剂主要有NiO、Ni及无定型碳组成。NiOx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其良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普适性,在高级氧化技术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其制备成本高和难以规模化生产成为了制约NiOx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所以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应为降低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并使其量产,最终让其进入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4.
超滤-纳滤双膜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加剧,加强污水回用是当前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为寻求技术合理、便捷高效的污水处理回用技术,采用超滤-纳滤双膜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研究超滤-纳滤对COD、TP、NH3-N、TDS等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纳滤双膜工艺出水指标COD、TP、NH3-N、TDS处理效率分别为81%、90%、91%、91%;出水pH值主要在5-6.5的范围内,偏酸性,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中和酸碱度。出水COD、TP指标均能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I类以上水质标准;NH3-N指标可达到地表水III类以上水质标准。该工艺出水水质良好,不仅可回用于景观用水,甚至可作为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85.
通过定量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谱)、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不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乙烷-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P(E-co-T)的序列结构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以不同的P(E-co-T)无规共聚醚制备了一系列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并对其网络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定量13C-NMR确认了P(E-co-T)无规共聚醚分子链中存在[THF]n微嵌段结构,并计算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co-T)无规共聚醚中微嵌段的含量。WAXD和DSC结果表明,等摩尔组成的P(E-co-T)无规共聚醚在-40℃时发生了结晶,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co-T)无规共聚醚的结晶能力与其分子链中[THF]n微嵌段结构的含量密切相关。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测试结果则表明,20℃和60℃时,随着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断裂延伸率逐渐增加;然而,-40℃时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40℃时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结晶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其低温力学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进行重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重金属回收后资源化利用,作者提出利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将水中重金属离子回收后,经过600℃高温无氧炭化固定,制备含不同重金属的碳基复合材料(C–X,X=Co、Fe、Mn、Ni)。作者构建了C–X复合材料催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体系,研究了不同催化剂、不同氧化剂、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验证了反应体系中存在的主要自由基种类,最后采用SEM、TEM、EDS及XPS表征手段对C–Co样品微观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C–X复合材料催化激活PMS性能不同。其中,C–Co复合材料催化效率最高,且目标物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C–Co复合材料对PMS、PS、H_2O_2均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C–Co/PMSC–Co/PSC–Co/H_2O_2;随着催化剂投加量增加,目标物降解速率由于催化活性位点的增加而加快;3次重复利用后,C–Co复合材料催化活性仍保持在85%以上。自由基淬灭实验证明了C–Co/PMS体系中主要存在的活性物质为·OH和·SO4–。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C–Co复合材料由片状结构和针状结构拼接组装而成,Co离散分布在材料内部和表面;EDS分析表明C–Co样品中主要元素组成为C、O、S、Co、Na;XPS表征结果发现,C–Co复合材料中Co呈现价态为正2价,且Co~(2+)是催化激活PMS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7.
为对装配式预应力结构进行合理分析,掌握结构的应用效果,该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预应力组合结构体系进行拆解分析,分析其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等。并在该基础上得出装配式预应力组合搭建的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不仅抗震能力显著,而且整体性良好,耐火性能强,组装施工比较方便。该文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助推装配式施工的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88.
【世界核协会网2003年8月12日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获福岛县知事Eisaku Sato批准,计划于8月13日重新启动福岛I-3号机组。这是TEPCO在因被查篡改核设施安全纪录而关闭其全部17台机组中重新启动的第5台机组。该公司希望在截至2004年3月的本财政年度中将燃料费用增加到2000亿日元(17亿美元)。而以前仅估算为1600亿日元(14亿美元)。这是由于该公司在获准重启反应堆时间推迟,而被迫延长其燃油电站运行的预期时间造成的。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计划重新启动福岛I-3号机组@张永丽…  相似文献   
89.
论述了馈能型电子负载的控制策略,建立了输出电流平均值反馈和同步锁相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思想和数学模型,进行了系统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思想可以使逆变器电流的相位和频率无差别的跟随电网电压的相位和频率,达到逆变电流为正弦,功率因数为1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世界核协会网2003年8月19日报道】 2003年8月14日由于输电网异常造成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突然大面积停电,在这次停电事故中美国有9台核电机组(菲茨帕特里克、京纳、印第安角2号和3号、九英里峰2号和3号、奥伊斯特河、佩里和费米)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已在8月18日恢复正常运行。这次停电事故提示美国的电网系统需要升级改造,然而,以前所做的旨在修订有关电网运营和扩建的过时规章的努力(包括布什总统在2001年5月美国国家能源政策中所建议的改革在内),却因遭到电力公司、政府官员、环境保护者和私营业主的反对而流产。联邦能源管理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