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 观察 6 只新西兰白兔灌服克拉霉素前后对稳态时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 实验分为两期:Ⅰ期 d 1 ~ 4 为单独灌服氨茶碱至稳态; Ⅱ期为 d 5~ 10, 合用克拉霉素与氨茶碱。每次给药剂量氨茶碱为 30 mg·kg-1, 克拉霉素为 50 mg·kg-1。对两组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各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氨茶碱与克拉霉素合并应用不需要调整氨茶碱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2.
为研究齐大山铁矿边坡混合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场演化规律,采用单轴压缩试验和白光数字散斑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混合岩变形局部化研究,得到了岩样的水平位移场变化及变形局部化带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岩样的破坏大致分为压密、弹性变形、变形局部化带缓慢形成及加速形成并趋于稳定4个阶段,压密状态时,岩样最大水平位移值较小,随着荷载水平的不断增大,水平位移值梯度变化凸显,形成变形局部化带,微小裂隙逐渐扩展成较大裂隙,并贯通试件内部,使得岩样损伤加剧,由单轴压缩状态向整体拉伸位移状态转化,加载后期局部化带变宽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3.
通过讨论集中电阻及邃穿电阻的影响因素来分析覆纳米银铜粉导电胶的导电机理。系统地从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两方面考察了导电胶的固化工艺对电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所制备的导电胶对铜板的电性能;并对纳米填料对导电胶导电机理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料体积分数的增加,填料之间距离越小,相互接触的概率越大。填料之间接触点越多集中电阻越小,当填料相互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时隧穿电子或场致发射电子才能通过树脂基体。因此填料体积分数只有达到渗流阈值以后,才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电填料的形貌主要影响集中电阻的大小。树枝状的覆纳米银铜粉,由于其枝干长,枝杈多,相互搭接的概率大大加大,从而降低了集中电阻;纳米银颗粒主要影响隧穿电阻的大小。纳米银颗粒表面能高,在170~200℃即出现熔化现象,为电子跨过势垒,形成隧穿电子提供足够的能量。最后场致发射现象也影响着隧穿电阻的大小。这是由于在导电胶固化连接铜板之后,铜板两端施加电压较高时,在搭接面之间的导电胶中产生较强的均匀电场,产生场致发射现象,增强了导电胶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144.
145.
为了研究DP980钢的焊接性能,采用3种不同的激光焊接工艺进行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熔融区为板条马氏体,热影响区为马氏体、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随着热输入增加,上下表面的熔宽逐渐增大,强塑积逐渐减小,热影响区的软化程度逐渐恶化。从熔融区到母材,显微硬度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焊接接头静态拉伸失效位置均在亚临界热影响区,拉伸断口为韧性断口,随着热输入增加,杯状韧窝逐渐转变为较大的抛物线状韧窝,通过分析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焊接接头的静态拉伸应变场云图,可知在塑性变形阶段,熔融区两侧呈双峰形貌,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软化区的面积逐渐增大,颈缩易出现在熔融区两侧的软化区部位。  相似文献   
146.
测试了废弃混凝土粉料作为掺合料在磷酸镁水泥中的早期强度,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MgO/KH2PO4的比例、废弃混凝土粉料的掺量、缓凝剂用量、水胶比对胶凝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混凝土粉磷酸镁胶凝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并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废弃混凝土掺合量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47.
曹洋 《工业水处理》2016,(5):106-108
在详细分析回收水循环处理利用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回收水处理的配置和主要控制指标,以及回收水处理单元首次在核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过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阴树脂再生塔和阳树脂再生塔循环清洗时间调整,并根据再生剂残留量的对比,得到两者最佳的循环清洗时间比例。最后进行了回收水处理单元所能取得的节水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0~35nm的纳米银,并考察不同温度及PVP用量对纳米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银与PVP的质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30℃时,纳米银的平均粒径最小,为22.4nm,且其团聚程度最小,粒径分布最佳。在压力10MPa、温度200℃、保温30min的烧结条件下,利用制得的纳米银配制焊膏,连接纯度为99.9%的无氧紫铜板,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烧结接头截面形貌,可见烧结界面连接紧密,接头组织有孔隙存在。  相似文献   
149.
顺岸挖入式港池的布置形式改变了原来河道的平面尺寸和断面尺寸,对港池附近的河道水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对航道通航安全以及河道行洪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泰州港某LNG加气站码头的工程建设实例,应用数学模拟技术,分析顺岸挖入式码头建设对航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拟建码头港池的布置不会在码头前沿航道水域产生不良流态,码头建成后局部航道的横向流速有小幅增加,但对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不大,此外码头港池的布置增加了河道的断面尺寸,有利于河道行洪。  相似文献   
150.
虚拟现实技术与高职课程融合是当下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风景园林设计"是高职园林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文章认为,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有助于推进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实践环节与知识理论之间的互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