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满足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高职化工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从基于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重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化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改革化学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分析研究毫秒延时爆破破岩过程特征物理量分布演化机制,进一步优选爆破参数、完善毫秒延时破岩机理,进行了室内毫秒延时台阶爆破相似模型实验。应用高速摄影机和超动态应变仪建立综合实验研究系统,对毫秒延时爆破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得到台阶自由面处裂纹扩展规律和延时时间对边坡表面应力峰值及内部应力场叠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确保后序药包起爆时已形成新自由面的最小临界延时为9 ms;设计延时为15 ms或25 ms时,可降低对边坡表面应变峰值影响程度;为促进相邻炮孔爆炸应力波充分叠加、增强岩体破碎效果,孔间延时最大临界值为15 ms。综合考虑坡体应力状态及台阶爆破效果双重因素,实验条件下最优孔间延时为15 ms。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学习得到深度估计模型的单目车载红外图像深度估计方法。首先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筛选红外图像特征。将最初提取的红外图像特征用核函数非线性映射到一个线性可分的高维特征空间,再完成主成分分析(PCA),得到降维后的红外图像特征。然后以BP神经网络为模型基础,对红外图像特征和深度值进行训练,训练后的深度估计模型可对单目车载红外图像的深度分布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证明,利用该模型估计的单目车载红外图像的深度信息与原红外图像的深度信息一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以玻碳为基底电极,掺杂钴-氧化钴的聚苯胺为中间体,层状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PVC膜为敏感膜,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固态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的检测磷酸二氢根的线性范围在10-1~10-4mol/L之间,响应斜率为-32.3 mV/dec,检测下限为7.65×10-5mol/L,电极响应时间较快,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基于聚苯胺/氧化钴的磷酸根修饰电极。该电极以玻碳电极为基底电极,以掺杂钴离子的聚苯胺为电极敏感膜。通过实验比较,得到对磷酸二氢根响应较好的钴离子掺杂浓度。制成的电极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在10-1~10-4 mol/L,斜率为-27.1 mV/dec,检测下限为9.3×10-5 mol/L;电极具有较短的响应时间,很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对磷酸根的检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一个Winform项目的登录过程的SQL注入的分析为例,分析了SQL注入的原理,给出了几种防范策略,并最终给出了彻底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混合式网格资源发现模型。模型中采用循环移数结构来构建覆盖网络,保证了资源发现的服务质量。为了使资源信息能在有限跳数内扩散到整个网络,同时减少消息冗余,设计了M-flooding消息扩散算法,确保模型具有较好的资源发现效率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边缘检测的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为得到轮廓清晰的小波去噪图像,提出了一种保护图像边缘信息的小波去噪方法。通过选取二维可分离小波对噪声图像进行导数平滑处理,测出小波系数的局部极大值点,即边缘点,在采用统一阈值对图像去噪的同时,对图像的边缘点做保留处理。实验证明,在加大阈值的情况下,此种方法仍保持了清晰的图像边缘,去噪后的图像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2dB。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