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7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600篇
电工技术   83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847篇
化学工业   1695篇
金属工艺   640篇
机械仪表   683篇
建筑科学   839篇
矿业工程   327篇
能源动力   402篇
轻工业   963篇
水利工程   238篇
石油天然气   477篇
武器工业   128篇
无线电   13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45篇
冶金工业   576篇
原子能技术   82篇
自动化技术   149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3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介绍了包钢钢管公司酸性服役管线管BNS成分设计要求,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组织以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正火处理后,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BNS完全能满足酸性服役条件下管线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行麦玲  刘义良  裴景洋  胡斌  杨天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4):0414002-0414002-6
针对目标探测类空间红外相机大范围成像、高灵敏度探测、高精度定位等应用需求,文中提出采用像方远心光路和低温光学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物方视场角8°×8°、入瞳口径265 mm、工作温度200 K的像方远心折射式光学系统。镜头最大口径280 mm,采用多级分散的弹性支撑设计,解决大口径低温透镜装框、透镜组件支撑和镜头整体安装各环节的热应力卸载问题。在保证高刚度和低漏热的情况下,使低温下透镜的热应力对镜头能量集中度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镜头完成装调及室温下像质确认后,进行了力学振动试验,并将其制冷到200 K水平测试像质,测试结果表明,镜头能量集中度达到轴上75%,边缘视场72%。  相似文献   
14.
15.
回顾我国50 a来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变更及产品生产应用情况。随着我国炼制原油品种的增加和原油性质的改变及道路建设对沥青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我国道路沥青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的道路沥青标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提高,推动了沥青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外聚乙烯管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情况,以及聚乙烯管材树脂的主要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17.
电信宽带LAN接入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采用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对目前以及网宽带接入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安全、维护、投资和计费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选择性激光粉末烧结的成型过程的分析,讨论了粉床特性、材料热物性以及激光热载荷对成型件质量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其三维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9.
Mining constrained gradients in large databa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data analysis tasks can be viewed as search or mining in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 (MDS). In such MDSs, dimensions capture potentially important factors for given applications, and cells represent combinations of values for the factors.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data in MDS, an interesting notion, called "cubegrade" was recently introduced by Imielinski et al. [2002], which focuses on the notable changes in measures in MDS by comparing a cell (which we refer to as probe cell) with its gradient cells, namely, its ancestors, descendants, and siblings. We call such queries gradient analysis queries (GQs). Since an MDS can contain billions of cells, it is important to answer GQs efficiently. We focus on developing efficient methods for mining GQs constrained by certain (weakly) antimonotone constraints. Instead of conducting an independent gradient-cell search once per probe cell, which is inefficient due to much repeated work,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algorithm, LiveSet-Driven. This algorithm finds all good gradient-probe cell pairs in one search pass. It utilizes measure-value analysis and dimension-match analysis in a set-oriented manner, to achieve bidirectional pruning between the sets of hopeful probe cells and of hopeful gradient cells. Moreover, it adopts a hypertree structure and an H-cubing method to compress data and to maximize sharing of computation. Our performance study shows that this algorithm is efficient and scalable. In addition to data cubes, we extend our study to another important scenario: mining constrained gradients in transactional databases where each item is associated with some measures such as price. Such transactional databases can be viewed as sparse MDSs where items represent dimensions, although they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an data cubes. We outline efficient mining methods for this problem.  相似文献   
20.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雪峰  李沛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5):83-84,91
介绍了开发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装置的背景;叙述了TC787芯片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芯片的各个管脚的功能;详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触发电路的设计思路、设计结果和工作原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主电路部分的结构和特点。该实验装置性能可靠,符合本科生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