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为延缓三氯蔗糖甜味特性,采用微胶囊技术对三氯蔗糖进行包埋处理。选择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三氯蔗糖为芯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三氯蔗糖微胶囊。以微胶囊产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形态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复凝聚pH值为3.01,芯壁质量比为1.27,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3.01,壁材质量浓度为0.0304 g/mL。按此工艺条件制备的三氯蔗糖微胶囊呈完整球形,表面光滑平整,粒径约为50μm,产率可达75.19%。  相似文献   
22.
利用绿色木霉菌对丹皮提取残渣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以纤维素酶的酶活为指标,丹皮残渣与麸皮的比例、(NH4)2SO4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固液比为考查因素,采取先单因素后正交实验的方法选取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丹皮残渣与麸皮的比例为2.5∶2.5,(NH4)2SO4添加量3%,发酵时间12天,接种量20%,发酵温度30℃,固液比1∶1.2。丹皮渣固态发酵残渣进行糖化发酵,糖化率为7.6%。因此,丹皮提取残渣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是可行的,且发酵后残渣可以直接进行糖化发酵。  相似文献   
23.
3D密码算法是一个代换-置换网络(SPN)型结构的新分组密码。与美国高级加密标准(AES)不同的是,3D密码算法采用3维状态形式。文章利用3D密码算法结构,在10轮3D密码算法中间相遇攻击的基础上,引入多重集,给出新的中间相遇攻击。新攻击的预计算复杂度为2319,时间复杂度约为2326.8。与已有的中间相遇攻击结果相比较,新攻击降低了攻击所需的预计算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4.
东京东急东横线涩谷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涩谷站地处日本东京非常繁华的重要街道,地上1层,地下5层.由于东急东横线和地铁13号线互通化计划的实施,东急东横线涩谷站在规划中被没置于地下,这个正在实施的规划推动着周边街区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对涩谷站及周边地区进行重整的项目中,东急东横线涩谷站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点晴"之作.2008年6月,作为副都心线的涩谷站开始营业,预计在2012年,东急东横线和地铁13号线互通化计划将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25.
研究以黑米、红豆、红糖为原料加工制成复合保健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得出优化配方,即黑米乳44.90%、红豆乳28.73%、红糖6.37%、饮用水20.00%;并进行产品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0.03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070%的黄原胶、0.035%的微晶纤维素、0.070%的聚甘油脂肪酸酯、0.070%的分子蒸馏单甘酯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具有较理想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26.
对ARIA算法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多重集”并结合截断差分的性质,将预计算的参数由30个减少到16个,构造新的4轮中间相遇区分器,有效地改进了ARIA-192算法的7轮中间相遇攻击。新攻击的预计算复杂度为2135.3,时间复杂度约为2123。  相似文献   
27.
围绕近年来金属氧化物pH传感器的相关研究,对其传感机理进行了概述,对不同类型金属氧化物pH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根据二氧化钌、二氧化铱、五氧化二钽等金属氧化物的特性,分析其作为pH敏感电极的优点和不足,重点分析了4种pH传感器(电位型、电导型、离子敏感场效应管型和外延栅极场效应管型)的制备工艺、工作原理、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并总结了针对不同应用最适宜的金属氧化物pH传感器类型。最后,对金属氧化物pH传感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介绍微波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技术特点。制作正常热熔接头试件,模拟施工现场可能导致缺陷产生的情况,制作缺陷热熔接头试件。对聚乙烯热熔接头试件进行微波检测,通过拉伸试验进行验证。聚乙烯热熔接头试件的微波检测结果与拉伸试验结果一致性较高,验证了微波检测技术对热熔接头内部缺陷的检测准确性。尽管采用正常工艺焊接热熔接头,但是微波检测结果显示存在局部缺陷,缺陷位置的拉伸试验断口呈现脆性断裂,说明正常工艺焊接过程中也存在不确定因素,会导致接头局部缺陷。合格的热熔接头微波检测图像显示为宽度及色彩均匀的条带。采用熔合面夹杂的焊接工艺,其微波检测图像表现为接头波动与局部缺陷,缺陷部位的拉伸试验结果为脆性断裂或脆性、韧性混合断裂。微波检测技术具备施工现场应用的可行性,但是缺陷判定指标仍需通过大量实践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