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82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82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4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基于考虑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流体损失的三维传热传质数值模型,将热提取速率定义为与注入温度无关的函数,对比分析注入温度对以CO2为工质的EGS(CO2-EGS)和以水为工质的EGS(H2O-EGS)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CO2-EGS,较高的注入温度抑制热开采和CO2损失(即CO2封存);对于H2O-EGS,较高的注入温度促进热开采,同时导致较大的水损失。当热提取速率被大部分研究者定义为与注入温度相关的函数时,注入温度对CO2-EGS和H2O-EGS的热开采性能的影响将分别被高估和低估。  相似文献   
52.
采用危险源辨识、合规性核查、HAZOP分析、自控系统评价、安全仪表系统评价、安全阀设置评价、人为因素分析等方法,对6座在役LNG加气站开展首次工艺危害分析。辨识出高、中、低风险隐患共计106项,主要体现在工艺系统设计不合理、自控与安全仪表系统功能设计不完善、安全阀设置不合理、操作与运行管理不规范、安全间距不足等方面。综合考虑隐患的风险等级与整改难易程度,制定了风险管控措施。建议对建站较早的在役LNG加气站尽快开展首次工艺危害分析,对新建、改建、扩建LNG加气站,应在设计阶段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工艺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以其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可提高房间净空高度、建筑平面功能组合灵活、可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材料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建筑领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概念、设计过程和施工技术等问题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54.
针对目前大型容器法兰接管对接时,螺栓预紧中,无法直接知道每个螺栓预紧力的大小,从而导致预紧力不能均匀的作用于密封垫,使密封垫产生不均匀变形,影响密封效果及产生泄漏。在工艺上,对法兰预紧螺栓的普遍要求是圆周逐步加载,使密封垫逐步均匀嵌入法兰密封槽,保证密封垫不发生局部变形,也就是法兰圆周均匀分布的许多螺栓加载过程要求变化梯度小、逐步均匀加载,最终各螺栓的预紧力达到规定值。设计一种在线监测仪器,此仪器能够在现场将每个螺栓的受力大小精确地反应出来,通过显示的数据来判断螺栓预紧顺序及加力大小。从而达到均匀逐步预紧,得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为减小大洋钻探过程中井底钻压波动,提高钻柱补偿装置的补偿精度,开展了基于非水动力学船舶升沉预测方法的仿真研究。首先以船舶姿态传感器的升沉位移信号为输入,建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升沉预测模型,然后利用AMESim平台搭建450T死绳端钻柱补偿装置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的形式实现波浪信号的采集、处理和预测,再对引入升沉预测前、后的补偿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升沉预测时间和海况对补偿性能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升沉预测的方法计算量小、实时性高,能有效进行短期的升沉预测;升沉预测的引入可减小井底钻压波动、提高补偿性能,理想情况下,预测时间在0.4 s左右时补偿性能最优,而对于补偿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应在较好的海况作业且开启升沉预测为宜。研究结果可为钻柱补偿装置设计和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6.
基盘收放系统是勘察船钻探系统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钻柱定位、基盘收放及井口取样监控等工作。为解决基盘恒张力收放、井口定位和监测控制等问题,开展了基盘绞车、补偿装置、勘察基盘和脐带缆绞车的结构分析,对补偿装置和勘察基盘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技术方案分析,基于此设计了配套于“海洋地质十号”勘察船的基盘收放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厂内试验和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基盘绞车和脐带缆绞车提升及下放功能、补偿装置恒张力补偿功能、脐带缆绞车恒张力功能、勘察基盘监测及控制功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预期的使用效果。该基盘收放系统的研制及应用推进了海洋勘察关键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也为后续3000 m水深基盘收放系统的研制和地质调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发现多个长9烃源岩邻近的下组合含油有利区,为推进该区下组合石油勘探,亟需深化长9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研究。利用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分析研究区长9烃源岩分布特征。应用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研究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长91烃源岩在吴起、靖边、志丹、安塞等地区均有分布,厚度最大超20 m。长92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甘泉—洛川地区,厚度最大超12 m。长9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转化率高、生烃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为志丹—安塞地区。长9烃源岩多数为较好—好烃源岩,少数为优质烃源岩,具备较强的生烃能力和排烃能力,为伊陕斜坡延长组下组合石油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8.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管柱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文章介绍了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结合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在华北油田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电磁探伤测井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油、套管检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目的及应用范围,同时结合实际范例剖析了纳税筹划在实际应用中能给企业带来的种种益处,并阐明了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0.
络合沉淀法制备球形秀明氧化铁黄颜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华  汪君  李欢  何业东 《中国涂料》2006,21(11):34-35
以FeCl3和NaOH为反应试剂,NaF为络合剂,采用全新的络合沉淀方法,成功制备了球形的氧化铁黄颗粒,克服颜料色差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