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页岩储层的脆性特性对页岩气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脆性页岩有利于天然裂缝的发育和压裂后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网状复杂裂缝,从而提高页岩产气量。为了探寻页岩脆性特征,弥补单一学科技术评价页岩脆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X射线衍射、计算弹性参数和室内岩石力学测试3种技术来综合评价页岩脆性的方法,即通过分析页岩矿物组分含量、泊松比、杨氏模量、横纵波比参数和岩石应力、应变性质,对页岩储层的脆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W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脆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区龙马溪组二段脆性好于龙马溪组一段,龙马溪组二段在1 535~1 541 m层段时,具有高的石英含量,较低的泊松比、横纵波比和较高的杨氏模量值;深度在1 541 m时岩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负坡较陡,页岩储层的脆性指数大于50%,有利于对页岩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实际压裂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压裂选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2.
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非构造油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的层序地层研究表明,该段是一个三级层序,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由 2 个准层序组组成,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各为 1 个准层序组。通过研究低位体系域两个准层序组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认为该时期发育 3 个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是有利储集体,并对该区的构造特征和砂体配置关系加以分析,指出了非构造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33.
以川西地区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为例,充分利用地震数据和测井、录井等资料,阐明了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晚侏罗世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长轴、短轴方向物源共存的特点,并且在不同沉积阶段,长轴、短轴方向物源体系供给能力具有差异;浅水三角洲主要受自旋回作用和异旋回作用等因素控制,其中幕式构造抬升对浅水三角洲的控制作用是前陆盆地区别于拗陷盆地和断陷盆地的主要特征。此研究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理论在陆相湖盆中的应用,对其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针对川西中段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中压实、胶结、溶蚀3种主控成岩作用,开展层序格架下定量成岩相研究及储层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上沙溪庙组为一个三级层序,内部可划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2)依据压实、胶结、溶蚀定量成岩强度标准和计算结果,划分出5种主要成岩相类型;3)层序格架下成岩相展布受沉积相控制明显,湖侵体系域不发育强胶结中溶蚀成岩相,成岩相平面展布与低位、高位体系域差异较大;4)依据储集潜力大小将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Ⅱ类储层为研究区较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35.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在大型车莫古隆起埋藏期继承性地貌背景下发育的一套沉积层系,是盆地继侏罗系和三叠系后又一油气勘探热点层位,但前期有关清水河组沉积体系及油气藏类型研究均未充分考虑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演化,制约了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研究利用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野外露头和分析化验资料等,在对清水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厘定基础上恢复沉积期古地貌,明确储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展布,同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大型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并分析其对油气藏类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清水河组为一套完整的三级层序,清一段(清水河组一段)可划分为低位及湖侵体系域,而清二段(清水河组二段)则为高位体系域。受控于研究区特有的沟谷—残丘地貌特征,低位域主体为局限于沟谷内部的砾质辫状河相沉积,而环残丘边部(沟谷边缘)可发育滑塌泥石流沉积;湖侵早期研究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湖侵晚期全区被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所覆盖。区域上,持续性差异风化剥蚀及河流侵蚀使得古隆起在晚侏罗世可作为盆地内物源而存在并逐渐演化为不同规模的沟谷—残丘,但自白垩纪开始古隆起内物源作用消失且古隆起区逐渐被覆盖,地貌也逐渐准平原化并最终演变为盆地沉积沉降中心。而受控于埋藏期沟谷—残丘地貌,古隆起区油气藏类型可划分为侏罗系古残丘型油气藏、清水河组地层超覆油气藏及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36.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滨北地区可识别出的3个超层序,研究层段属于热沉降坳陷期一级超层序的上部.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大量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沉积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浅层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根据生储组合关系,指出滨北地区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包括曲流河河道、泛滥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浅湖滩坝等.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平原、滨浅湖滩坝砂体及河流相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黑鱼泡-乌裕尔凹陷、明水阶地西部及安达地区,这些储集体毗邻生油凹陷,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条件.  相似文献   
37.
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上三叠统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青海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上三叠统辫状三角洲进行剖析,从沉积学角度讨论了辫状三角洲的形成背景;从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分布特征等方面总结了辫状三角洲的相标志及相层序;对辫状三角洲的亚相和微相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辫状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并对辫状三角洲砂体类型进行了探讨。辫状三角洲不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以牵引流沉积特征为主;由于辫状三角洲比三角洲更靠近物源,沉积物搬运距离短,沉积物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发育反映急水流的大型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和水下辫状河道砂体;垂向为向上变粗层序;砂体类型对储集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3表2参1(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38.
自旋回影响高精度层序结构和分布模式,因此在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小层或单层级别的地层对比必须考虑自旋回作用的影响。通过对自旋回作用形式以及其对扇三角洲相高精度层序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合异旋回对较高级别的层序结构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扇三角洲沉积高精度层序结构和地层对比模式。受自旋回-异旋回控制的扇三角洲高精度层序结构可以分为3大类(A类、B类和C类)7种类型(A1型、A2型、B1型、B2型、C1型、C2型和C3型),其地层可以按照3种模式进行对比,即不等厚斜对模式、等高程(同期或不同期)地层对比模式和地层(等厚或不等厚)平对模式。  相似文献   
39.
中下扬子区与华北板块碰撞时间差异是地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首次从构造-沉积响应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这比用测年数据来研究更准确、更简便。中下扬子区在早中三叠世就开始与华北板块碰撞,碰撞引起构造抬升、相对海平面下降,形成海陆过渡的潮坪-潟湖,配以炎热干燥的气候,从而发育膏盐层。对比分析中下扬子膏盐层层位,发现下扬子膏盐层发育时代比中扬子晚8.0±3.5 Ma,从而推断下扬子的构造抬升比中扬子晚,而这种抬升正是中下扬子与华北板块的初期碰撞造成的,进一步推测下扬子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比中扬子晚8.0±3.5 Ma。这一结论对于理解中下扬子的构造差异,明晰油气勘探思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0.
低位三角洲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通常发育在主要物源区前方,处于深湖相泥岩包围中,但有别于深水重力流沉积。对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的岩心描述中,发现莱阳组湖侵期水南段沉积期湖平面频繁变化的标志——深水沉积中与暗色泥岩互层的一些浅水标志,如雨痕、泥裂、冲刷泥砾等;在水南段单井相分析中发现,大套的暗色泥岩中发育非重力流沉积砂体;在水南段野外露头的观察描述中也发现干裂、雨痕等浅水暴露标志的沉积构造与暗色泥岩互层。水南段深湖半深湖相中发育低位三角洲砂体,可以形成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