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直接基于原始数据进行聚类,数据的内在结构可能会被噪声、异常值或其他因素破坏,因此聚类性能会受到影响。为提升FCM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近邻信息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近邻信息指的是一种基于数据点之间相似度的度量,每个数据点都可以看作其他数据点的近邻,但是不同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是不同的。将样本点的近邻信息GX和类中心点的近邻信息GV融入基础FCM模型中,为聚类过程提供更多的数据结构信息,用于指导聚类算法中的簇划分过程,以提升算法的稳定性,并提出了3个迭代算法求解本文提出的聚类模型。与其他先进聚类算法对比,在部分基准数据集上聚类性能有10%以上的提升,同时还从参数敏感性、收敛性、消融实验等方面对算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可以充分显示本文提出的聚类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简单分析了目前基于脉冲峰值-时间序列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在模式识别功能上存在的缺陷.提出利用基于单个脉冲波形的宽带检测技术研制多局放检测与模式识别系统,并给出了研制交流下该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案.重点对研制该系统需要解决的脉冲群快速分类技术进行了阐述:即通过基于局放脉冲时域波形的非线性映射进行参数提取,形成2D或3D的波形特征参数空间,再使用非监督的模糊聚类分析实现局放脉冲群的快速分类.基于2D特征参数平面的仿真试验和3D特征参数空间的GIS污秽试验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该分类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为多局放电检测与模式识别系统的研制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通过考察油沙沥青减黏裂化和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密度、黏度、安定性、沥青质含量、甲苯不溶物含量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的变化,研究了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储存稳定性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减黏裂化和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密度、黏度、安定性、沥青质含量和甲苯不溶物含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两种改质油的稳定性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差;在相同条件下,相比于减黏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密度、黏度、沥青质含量和甲苯不溶物含量随储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幅度较小,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安定性(斑点试验等级)一般不超过2级,满足船运对油品安定性的要求,说明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储存稳定性优于减黏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稳定性改善的原因主要为供氢馏分油的供氢作用和体系胶体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正十二碳硫醇主要用于丁苯橡胶、ABS树脂和丁腈橡胶的制备,对其聚合相对分子量进行调节。简单介绍了正十二碳硫醇的性质、用途及合成方法,以文献为基础,总结了以正十二醇、1-十二烯、1-卤代十二烷等为原料,分别与硫脲、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反应合成正十二碳硫醇的方法,并对合成路线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正十二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中硫化氢催化取代法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对国内正十二碳硫醇合成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纳米二氧化钛对MQ硅树脂增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Q硅树脂增强加成型硅橡胶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加入少量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橡胶。试验结果表明,MQ硅树脂增强的硅橡胶中,加入少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后,能够改善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其硬度和断裂伸长变化不大,而拉伸强度和抗撕强度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也提高。溶胀实验表明,添加纳米粒子后,硅橡胶的溶胀比降低,凝胶质量分数和交联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国内高校设计学专业设置的沿革,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以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高等院校设计学教育体系为主旨,探讨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并建立系统、科学教育机制的可能性和方式。  相似文献   
57.
将Randic的碳原子支化度(δi)修正为边(C-C单键)支化度(δ^b j),并在分子拓扑图的邻接矩阵基础上构建环烷烃的边支化度指数(^m X^b)。用其中的^o X^b及碳原子数(N)、最大环的元数(nmax)、多环共用碳原子数之和(nc)等参数,与258种环烷烃沸点(Tb)关联,建立的最佳方程为:In(909-Tb)=6.66111-0.04759^o X^b-0.01679N-0.00739nmax+0.00183nc,R=0.9963。其平均计算误差为4.12K,符合Mihalic等人的R〉0.99及小于5K的建模要求。优于Joback基团加和法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58.
前言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向阳化工厂,年产八万吨的聚丙烯装置,使用的三氯化钛催化剂(TAC-141)是1973年从日本东邦钛公司引进的技术及成套设备生产的,国际上属于六十年代末期用于丙烯聚合的第一代催化剂。该催化剂的主要缺点是活性、总等规度均较低,总等规度平均为88~90%,平均收率1500gPP/gCat。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等规度和活性成为研究改进催化剂性能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9.
大麦叶汁粉的制备及其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取生长旺盛期的大麦叶经粉碎、榨汁、中和干事成大麦叶汁干粉,并对其中组分的初步研究表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过氧化氢酶、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等。动物喂饲实验也初步揭示饮用麦叶汁的小鼠具有提高活动能力、减少体重和对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60.
音和则乐美     
“扑哧”一声陷进沙发里,就再也不想起来。累了一天,真想闭目小憩一会儿。顺手拿起茶几上的音响遥控器……几秒钟之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便从音箱里流泻出来。激昂的乐曲不久便让人的每一个细胞又亢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