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长庆油田W233试验区内北部水平井持续自喷高产、单井日产油量和井均累计产油量远高于南部的问题,从地质、压裂工艺两方面开展南、北区水平井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厚度、优质烃源岩是北区持续高产的资源基础,高溶解气油比是水平井自喷的关键因素;高排量、大入地液量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是持续高产的首要条件,大量支撑剂进入缝网系统是高产的必要条件;"大排量、大砂量、大入地液量"体积压裂理念在试验区得到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砂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相标志进行详细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发育三角洲相,并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河口坝不太发育。并分析长6油层组各亚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自长63油层至长61油层沉积期,三角洲沉积范围不断扩大,主河道逐渐发育,砂体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属进积型三角洲沉积,平面上形成大规模复合连片砂体,是石油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国内外成岩相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据孔隙类型、面孔率及主要孔隙填隙物进行成岩相半定量划分命名的方法。总体思路是,当储层面孔率较高时,以主要的孔隙类型来命名成岩相,反映储层物性好的主因。而储层面孔率较低时,如果填隙物含量高,以主要填隙物命名;而当填隙物总量较低时,则表明压实作用为面孔率低的主要成因,命名为机械压实相。具体针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提出了一套据面孔率、主要孔隙类型及填隙物进行划分的标准和方案,通过该方法划分成岩相,实现了成岩相半定量划分。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规模小,成藏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探讨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否存在二次运移与成藏,以及延安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等,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颗粒荧光定量测试、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的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油藏存在古油水界面上升和油气逸散等地质事件,揭示出部分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遭受过破坏并发生过油气二次运移。整体而言,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主要存在两期成藏,早期为早白垩世末的充注成藏,油气主要在延安组下部层位聚集成藏;晚期为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油气二次运移成藏,油气在延安组上部层位聚集成藏。相比早期成藏,晚期的成藏区域更加远离长7生烃中心,两期成藏形成了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现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