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利用赤泥基吸附剂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开展吸附特性研究,以酸性废水中Cu2+、Zn2+为研究对象,借助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FTIR、XRD等手段探究了赤泥基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赤泥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Cu2+、Zn2+的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得出吸附剂对Cu2+、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12 mg/g、129.88 mg/g,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赤泥基吸附剂中Si-O-Si键与Cu2+、Zn2+发生相互作用,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该研究为铝工业固废赤泥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
针对复杂环境下行人目标因检测器漏检和频繁遮挡而导致的数据关联不正确、跟踪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锚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算法采用预测目标中心点热力图的方法实现目标检测定位,改善了因锚点框回归歧义所导致的漏检问题.同时在检测模型中嵌入深度表观特征提取分支,构建联合检测与跟踪的多任务网络用于提升实时性.为解决跟踪阶...  相似文献   
83.
色彩是设计中最富吸引力的手段之一,恰当的色彩设计搭配可以让人们生活舒适,增加美感。但现在生活中有很多色彩搭配容易让人生厌,产生恶俗感。鉴于此,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对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加以审视,提出了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恰当色彩搭配,并指出了该如何改善色彩设计搭配。  相似文献   
84.
在我国的经济产业中,农业占据较大比重,且农业发展一直处在良好的态势之中。农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污染或自身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影响,从而导致质量安全不过关。本文基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对其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分析了检测工作的现存问题以及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火炭母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硝酸铝为显色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火炭母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95℃。结论优选工艺简单、易行、经试验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针对图像分类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图像分类问题的几种深度学习策略研究。通过分析当前主流的主动深度学习图像、多标签图像和多尺度网络图像三种深度学习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探讨图像分类问题的优化学习策略。随后采用图像分类问题的几种深度学习策略实验的方式对其加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参数共享的深度学习图像分类方法不仅提高了预测速度,而且还能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以维生素B12(VB12)为碳源、氮源和钴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钴双掺杂荧光碳点,探究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碳点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MF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对合成碳点的光学性能、元素组成、表面官能团及其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溶性荧光碳点表现出蓝色荧光,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平均粒径为3.26nm。最后将碳点溶液与肝癌细胞共同孵育,对其细胞毒性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88.
89.
新型萘系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廉价的草浆碱木素和萘等为原料合成新型萘系减水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合成新型萘系减水剂的适宜工艺条件为:β-萘磺酸与草浆碱木素的质量比2∶1~3∶1;缩合时间3.0~3.5 h;温度101~105 ℃;最佳掺量为0.9%.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β-萘磺酸与草浆碱木素的质量比.该减水剂具有萘系和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各自的优点: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少,合成成本低.  相似文献   
90.
首先以EP(环氧树脂)和MAA(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EM(甲基丙烯酸环氧单酯);然后以EM、HPA(丙烯酸羟丙酯)、VAc(醋酸乙烯酯)和EA(丙烯酸乙酯)为共聚单体,制得四元共聚物(EM环氧改性聚丙烯酸酯);最后将其和自制氨基聚氨酯固化剂作为双组分,两者共混后制得醇溶性复膜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EM环氧改性聚丙烯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 h、w(引发剂)=1.6%(相对于混合单体总质量而言)和m(EA)∶m(VAc)∶m(EM)∶m(HPA)=41∶28∶17∶14;当m(氨基)∶m(环氧基)=20∶21、固化时间为24 h和固化温度为50℃时,复膜胶的剥离强度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