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58篇
  免费   22318篇
  国内免费   15182篇
电工技术   17708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22083篇
化学工业   28979篇
金属工艺   13718篇
机械仪表   14635篇
建筑科学   15931篇
矿业工程   7557篇
能源动力   5740篇
轻工业   22501篇
水利工程   5527篇
石油天然气   8921篇
武器工业   2530篇
无线电   220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702篇
冶金工业   7694篇
原子能技术   2962篇
自动化技术   30630篇
  2024年   729篇
  2023年   3372篇
  2022年   7515篇
  2021年   9921篇
  2020年   7204篇
  2019年   5250篇
  2018年   5654篇
  2017年   6529篇
  2016年   5819篇
  2015年   9233篇
  2014年   11491篇
  2013年   13719篇
  2012年   16692篇
  2011年   17851篇
  2010年   16459篇
  2009年   15928篇
  2008年   15997篇
  2007年   15422篇
  2006年   13779篇
  2005年   11183篇
  2004年   7974篇
  2003年   6058篇
  2002年   5818篇
  2001年   5128篇
  2000年   4219篇
  1999年   2549篇
  1998年   1568篇
  1997年   1179篇
  1996年   1011篇
  1995年   784篇
  1994年   616篇
  1993年   464篇
  1992年   392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26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9篇
  1951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金属铪在核能、航天以及军工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外对于金属铪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锆铪相伴而生,本文介绍了锆铪的火法和湿法分离,综述了金属热还原法和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金属铪通过熔盐电解法、碘化精练法、电子束熔炼法精炼金属铪,就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绿色生产的需求来看,新型熔盐电脱氧法和联合精炼法是值得发展和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2.
磷石膏堆场的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度取决于磷石膏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性,因此开展磷石膏工程特性研究十分必要。根据我国不同磷石膏堆场的试验数据,分别对磷石膏的物理性质、击实特性、渗透特性、固结特性和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强度、压缩、渗透特性均与其压实程度密切相关,相同压实程度不同堆场磷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磷石膏渗透特性与其晶体形态有关;磷石膏在荷载作用下具有长期蠕变变形特性,磷石膏堆场封场后仍会发生较大沉降;深部磷石膏破坏时的应变大于浅层磷石膏;磷石膏剪切破坏时产生负孔隙水压力,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测试孔压的变化了解堆场坝体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33.
134.
SrLa[Ga1−x(R0.5Ti0.5)x]O4 (R = Mg, Zn) ceramics were prepared by a standard solid state sintering method. The single-phase ceramics with K2NiF4-type layered perovskite structure and I4/mmm space group were obtained, indicating that SrLa(R0.5Ti0.5) and SrLaGaO4 can form the unlimited solid solutions. With increasing x for = Mg and Zn, εr increases monotonously, the Qf value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hile τf increases from a negative to a positive value. The optimize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ing: εr = 23.3, Qf = 89 400 GHz, τf = −0.8 ppm/°C for SrLa[Ga0.6(Mg0.5Ti0.5)0.4]O4 and εr = 23.3, Qf = 76 200 GHz, τf = 0.2 ppm/°C for SrLa[Ga0.7(Zn0.5Ti0.5)0.3]O4, indicating that the present solid solution ceramics are the promising candidates as microwave resonator materials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5.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 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36.
作为太赫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人们引入了各种方法去提升此成像技术的测量性能,同时也尝试将此成像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工业和基础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的技术改良和应用研究,包括提升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将此成像技术应用于光谱识别检测、超表面器件功能验证、太赫兹特殊光束测量、太赫兹表面波观测等,希望该综述能够推动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的进一步技术革新和应用拓展。  相似文献   
137.
转速对2524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24铝合金薄板进行搭接搅拌摩擦点焊试验, 研究了搅拌头转速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转速增加, 焊点外侧飞边越加严重, 组织畸变程度增加, 焊核区宽度增大, 有效连接宽度先增大后减小。母材区硬度最大, 热影响区硬度最低;在焊核区内, 显微硬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 当转速为1 100 r/min时达到最大133.9HV, 而热影响区在300 r/min时硬度最大。在单向拉伸试验中, 接头剪切强度随转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在700 r/min时达到最大值3 510 N;接头呈现出两种断裂模式: 即低转速下平行于两板面断裂和高转速下沿倾斜方向断裂;断口呈现明显的剪切韧窝形态, 韧窝小而浅, 焊接接头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38.
热轧态中锰TRIP钢首先经650 ℃退火2 h,随后在550 ℃进行等温时效热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研究该钢中P的偏聚和时效析出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锰TRIP钢中P在晶界的偏聚是一种非平衡偏聚现象,临界时间约为50 h,与理论计算结果48 h较为吻合。在局部偏聚区域内,C与P存在共偏聚的关系,即P偏聚量高的地方,C含量也高。而合金元素Nb具有抑制P偏聚的效果,在20~70 h时效时间内,可以相对降低6.57%~19.5%的最大P偏聚量。根据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菊池线分析,P偏聚量低于2.28at%时,P为固溶状态,高于2.28at.%时,P为析出状态。  相似文献   
139.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分析和研究最新生效的几种常用压载水管理公约规范,调研和对比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压载水处理措施,综合对比分析各种压载水处理技术并结合大洋勘探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压载水处理技术,设计研究一型经济和环保的压载水系统,并进行压载水处理装置设备选型、系统设计和相关设备布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