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4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栽培蔬菜约有180 种。蔬菜是膳食中供给人体所需的胡箩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无机盐及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进食足够的蔬菜可以提高机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增强抗氧化活性,有效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常温应变计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网络、保证精度的措施,并建立了应变计参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3.
对多障碍物环境下微机器人集群运动的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微机器人尺寸小的特点,采用低功耗的红外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设定机器人的安全区域,根据机器人运动过程中避障和路径规划所要满足的边界条件,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问题优化的路径规划控制模型,实现了微机器人的避障和路径规划.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毫米级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及其微装配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装配系统由微机器人、微移动平台、普通摄像头和显微摄像头组成。微机器人本体尺寸为9mm×9mm×6mm,具有全方位移动特性。机器人使用了4个直径3mm电磁型微电机,其中1个为转向驱动器,其余为前进动力源。基于LIGA技术制造的微齿轮减速系统将4个电机联系在一起,提高了转向分辨率和转向驱动力矩。由SU-8胶制成的手掌固定于压电机械手臂的前端并安装在机器人的顶部,可夹放工件。通过采用细分方法,微机器人直线移动定位达到每步0.07mm,转向精度每步0.8°。微移动平台的定位精度为每步0.005mm,其位移范围为0~0.3mm。微机器人与微动平台相互结合实现了轴孔装配,轴承孔径为0.6mm,轴径0.35mm。  相似文献   
65.
低雷诺数四旋翼飞行器升力分析与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一种运用叶素理论,对微型直升机的旋翼性能作了理论分析与计算.近似计算低雷诺数下四旋翼微型直升机实现悬停飞行的可能性,同时为微型直升机的旋翼平面设计和安装角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具体实验结果,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两者存在的差别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6.
对采用二次法成型工艺生产的半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大边、胎圈包布露线、胎圈宽窄不一等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重新设计一段成型机头曲线、优化机头设计以及调整胎体帘布筒贴合鼓和扩布器尺寸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胎圈部位外观质量缺陷。成品轮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措施后,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符合相应设计以及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具有区间不确定性的受控正时滞系统的弹性静态输出反馈镇定问题。通过引入一个小的标量,得到了正时滞系统渐近稳定的一个充要条件,使得Lyapunov矩阵与系统矩阵得以分离,从而更利于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基于此条件并利用矩阵不等式技术,针对控制矩阵的不同情形,给出了具有区间加性摄动的弹性控制器存在的充要/充分条件及具体表达式,其中控制器增益矩阵可利用锥补线性化技巧进行有效地求解。数值算例表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基于PWM的平均转矩矢量合成的方法,克服了因为加工工艺限制而无法提高微型电动机步进精度的困难,将步进精度从原来的0.22mm提高到0.072mm,同时电机转动过程中输出力矩保持恒定,从而实现了全方位微型移动机器人的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69.
基于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和拟南芥全基因组芯片的表达谱分析结果,选择了一个油菜差异表达基因,其对应的拟南芥同源基因为At3G51300(AtROP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油菜中该基因(BnROP1)在根、茎、叶、花、雌蕊、雄蕊、角果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tROP1基因的microRNA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获得12株转基因苗。T1转基因植株大多出现角果数量减少或不结实、无花粉、花药萎缩以及小孢子数量大大减少的表型。对转基因T2多个株系的荧光定量PCR分析说明,目标基因的干扰是有效的,靶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下调。说明转基因植株的雄性不育表型和ROP1基因的表达沉默有关,ROP1基因不仅控制了花粉管的极性和伸长,还和小孢子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0.
基于原芯片杂交结果,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Bnl9070与拟南芥At2g19070基因高度同源,在油菜可育株雄蕊中高量表达,不育株雄蕊中表达量极低。从雄性不育基因At2g19070入手,利用amiR—NAi(人工微RNA干扰)技术对其两个RNA区段分别设计靶标,转化拟南芥。在多个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后代中普遍观察到小孢子数量减少、成熟花粉萎缩失去活力、不结实或者少结实的不育表型。两个靶标的干扰使转基因拟南芥出现了类似的表型,基因表达抑制率都在90%以上,干扰效果好,暗示amiRNAi技术在靶标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At2g19070基因的干扰对Bnl9070的功能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