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60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9篇
自动化技术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2-花生四烯酸单甘酯(2-AG)是一种内源性大麻素,在神经、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中具有一系列的生理活性。为实现2-AG的绿色高效制备,探究了脂肪酶催化醇解富含花生四烯酸的微生物油制备2-AG的方法。以2-单甘酯(2-MAG)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法催化醇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溶剂萃取法对产物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以Lipozyme 435脂肪酶为醇解脂肪酶、酶添加量4%(以油质量计)、油与无水乙醇物质的量比1∶40、叔丁醇为溶剂、油溶比2∶3、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8 h,在最佳条件下粗产物中2-MAG含量为33.63%;经溶剂萃取纯化后2-MAG的纯度达到了94.79%,其中2-AG含量为40.70%。综上,酶法醇解富含花生四烯酸的微生物油可以获得高2-AG含量的2-MAG。  相似文献   
392.
为寻找与中国人乳脂脂质组成高相似的天然人乳替代脂,分析比较了3种鱼油(金鲳鱼油、银鲳鱼油和巴沙鱼油)的总脂肪酸、sn-2位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金鲳鱼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3%、25.61%和26.52%,其中sn-2位棕榈酸的含量为39.71%,占总棕榈酸比例为53.10%;在3种鱼油中,金鲳鱼油总脂肪酸组成最接近中国人乳脂;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结果证实,金鲳鱼油中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24.36%),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鱼油,且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16.79%)接近报道的中国人乳脂的平均含量(15.84%)。因此,金鲳鱼油是理想的中国婴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基料油,在人乳替代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93.
页岩气水平井“一趟钻”技术能大幅提升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在北美页岩气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川南深层页岩气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地质条件复杂,“一趟钻”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通过三维地质精细建模与关键层位标定形成了井眼轨迹优化设计与预调预判方法;利用大数据钻头效能评价机制,完成PDC钻头型号优选;融合钻井液地面降温、高温储层旋转导向工具优选、储层降密度欠平衡钻井等方法,最终形成了川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造斜-水平段“一趟钻”钻井技术集成配套。在Y101H65-7井开展现场试验,首次实现了造斜-水平段“一趟钻”2 330 m完钻,四开钻井周期较邻井缩短67%,较泸州区块缩短68%;水平段机械钻速15.78 m/h,较邻井提高129%,较泸州区块提高141%;井底循环温度相比邻井降低6~8℃。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该配套系列技术是实现川南深层页岩气造斜-水平段“一趟钻”高效经济开发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深层页岩油气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94.
在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中,井斜角和方位角随井深不断变化,套管在井内不易居中,影响流体在环空中的流动状态和循环摩阻。现有的偏心摩阻压耗计算模型是基于特定井眼尺寸和流体性能条件下建立的,不具备普适性。为此,结合某水平井井眼尺寸和流体性能,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仿真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不同套管偏心度和直径比对环空流态与摩阻压耗的影响,对比了套管居中和套管偏心工况下环空摩阻压耗与当量循环密度(ECD)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偏心度增大,宽间隙中心流速增大,壁面低流速域增多,增加了流体滞留量;直径比越小,有助于提高窄间隙流速;环空间隙越小,套管偏心对摩阻压耗影响越大。实例井偏心环空摩阻压降比同心环空低2.16 MPa;文章建立的摩阻压降计算模型比现有经典模型误差更小,为偏心环空下摩阻压降的准确计算提供了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95.
通过将聚偏氟乙烯(PVDF)与离子液体(IL)熔融共混制备IL/PVDF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晶相结构。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咪唑阳离子与PVDF的-CF2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诱导PVDF极性β相的生成,复合材料的β相相对含量最高可达81.83%,是纯PVDF的2.7倍。IL/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最高可达21.0(100 Hz),相比纯PVDF提高了4倍。此外,探讨了熔融沉积成型(FDM)对IL/PVDF复合材料的影响,发现FDM成型能够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极性β相含量Xc(β),这对FDM成型制备PVDF基电子储能及传感设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