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为提高处理器对加密算法的处理效率和扩展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性子图的指令定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挖掘常用加密算法中的共性计算模式,用一条模式指令替换多条被共性模式覆盖的指令,并使用查找表(LUT)对S-盒间址访问进行处理,达到减少算法指令数的目的.我们针对MD5,SHA256,RC5和AES等4种常用加密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4种算法的核心循环体指令,使这些算法得到15.4%~60.6%的指令减少率.  相似文献   
92.
在航天器视觉相对导航中,为了能够跟踪目标航天器,并对其的位姿信息进行实时、精确地观测和估计,首先需要针对相关图像建立稳定而快速的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算法,而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算法的准确性与实时性直接影响了航天器相对位姿的估计精度。针对SIFT算法计算量大,匹配时间长,不能满足航天任务高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B-Harris(Binary Harris)算法,该方法结合SIFT算法的结构思想,通过采用多尺度Harris算子提取具有尺度不变的特征点;同时采用128位二进制描述子建立特征向量,组成B-Harris算法,使得特征点匹配时间大大降低。最后通过与SIFT算法的实验对比,证明了B-Harris算法能够适应航天器发生的旋转、尺度、视角等变化,并且在实时性方面明显优于SIFT特征点算法,能够满足航天任务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3.
沛城煤矿急倾斜厚煤层条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沛城煤矿在急倾斜厚煤层条件下采用条带开采的实地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在条带开采与全部开采条件下 ,对地表下沉盆地形态、移动和变形数值、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对建筑物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 ,得出采用条带开采可有效地保护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及地面景观不受破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13年3月6日至7日发生在辽宁省的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大雾天气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中高层纬向环流及地面鞍形气压场的建立为持续性大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弱冷空气使地面辐射冷却是大雾的触发机制;稳定的层结条件、低空逆温特征是大雾发展的促进因素;温度露点差较小、比湿和凝结函数值较高和弱地面风场有利于大雾的维持。  相似文献   
95.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移动办公技术可以使用户把现有的计算机办公应用借助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扩展到手机、PDA或其他智能终端上。该文针对气象部门工作需求,建立了气象移动办公系统。实现公文管理、企业通讯录管理、配置管理、监控管理、权限管理等模块在移动客户端上的相应操作,为人员提供了移动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96.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13年3月6日至7日发生在辽宁省的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大雾天气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中高层纬向环流及地面鞍形气压场的建立为持续性大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弱冷空气使地面辐射冷却是大雾的触发机制;稳定的层结条件、低空逆温特征是大雾发展的促进因素;温度露点差较小、比湿和凝结函数值较高和弱地面风场有利于大雾的维持。  相似文献   
97.
采动岩体动态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将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移动过程分为4个时段,采用不同的岩体移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时段的岩层移动。建立了各阶段岩层移动模型的微分方程,给出了各模型的边界条件以及各模型之间的转换条件,建立了采动岩体动态力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可视化程序。该模型不但能计算动态岩层和地表移动,而且能计算离层发育位置、岩体破裂高度及顶板岩体周期断裂步距。实测资料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相似材料模型破裂区域边界的提取方法,将工业测量技术引入相似材料模型观测,利用面扫描系统获取模型表面的点云数据,针对模型点云数据的特征,首先利用圆形邻域法和扫描线法提取裂缝边界点,然后,利用全局拼接点坐标剔除标志点边界;最后,使用最近距离法将属于同一边界的断点连接起来。对模型观测数据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除了少数被标志点覆盖和破裂十分严重的边界以外,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从相似材料模型点云数据中提取出非连续破坏区域边界,提取结果可应用于开采沉陷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99.
吴岳  吴侃  方茜 《煤炭技术》2012,31(5):136-138
为能够更准确地预计倾角50°左右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通过相似材料实验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地表静态下沉和水平移动曲线。分别基于概率积分法和皮尔森Ⅲ型函数法预计模型拟合地表静态下沉和水平移动曲线,分析拟合的参数、误差相关性以及中误差的情况,对比得出皮尔森Ⅲ型函数法更适合于倾角50°左右煤层开采沉陷预计。  相似文献   
100.
针对传统的相似材料试验观测方法无法有效地获取模型破坏区域信息的问题,将工业测量技术引入相似材料试验观测,利用面扫描系统获取模型表面的点云数据,针对模型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出一种点云边界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扫描线法提取裂缝边界点,然后利用最小距离法连接各边界,最后通过判断点云密度和边界闭合情况剔除标志点边界。对模型观测数据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少数被标志点覆盖和破裂十分严重的边界以外,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从相似材料模型点云数据中提取出非连续破坏区域边界,提取结果可应用于开采沉陷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