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02篇
综合类   65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63篇
建筑科学   101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118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为研究碳化硅(SiC)添加对缓解钨-铜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作用效果及机理,采用真空钎焊技术获得不同碳化硅含量(质量分数为0~20%)的W/SiC-AgCuTi/Cu钎焊接头,分析焊接接头组织演变及剪切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钎焊接头剪切强度先提升后降低.当SiC的质量分数为10%时,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峰值120 MPa,比未添加SiC的焊接接头强度提升45%左右.分析认为,少量(质量分数为0~10%)的SiC硅在W-Cu焊缝组织中较均匀分布,可有效缓解母材热失配带来的焊接残余应力,提升焊接接头强度.但过量(质量分数为20%)的SiC易在焊缝组织中聚集成大尺寸块体,剪切过程中形成应力集中,不利于焊接接头强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62.
煤的破坏是能量驱动下的一种失稳现象,为探究水分对煤破坏过程中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含水状态煤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基于此对煤的力学性能及冲击能量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含水率的增加,煤样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降低;煤样的初始压密阶段、塑性变形破坏阶段及峰后破坏阶段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占比均增大,线弹性阶段占比减小;煤样峰前积聚变形能减小,峰后损耗变形能升高,冲击能量指数降低;含水率增加使煤样由劈裂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在破坏时崩落的碎块粒径变大,碎块数量减少,破坏声响减弱;饱水状态下煤样较干燥状态煤样单轴抗压强度、冲击能量指数及冲击能量速度指数分别下降35.32%、86.07%、99.63%;采用煤层注水工艺能有效降低煤层冲击倾向性。  相似文献   
863.
低频信息是地震勘探和储层表征的重要依据。由于传统时频分析方法难以描述低频区域的时频特征,因而严重影响了储层表征的精度。W变换方法通过构建包含时变主频的窗函数,可以清晰地刻画低频区域的时频分布,但是,面对高时间分辨率的储层表征需求,单参数控制的W变换不能很好地调整时频分辨率。为此,提出了改进型W变换(MWT)的时频分析方法,可以更为灵活地调整时频分辨率。首先,设计了一个新的斜率参数,结合原有尺度因子,得到包含双参数组合的窗函数。接着,替换原W变换的窗函数获得时间域的改进方法,并将改进型W变换由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实现简单、高效时频变换。与W变换的比较表明,改进型W变换方法利用斜率参数和尺度因子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时频分辨率。单子波和子波组合的合成记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灵活地调整时频分辨率。实际工区数据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型W变换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集,可以在油井储层区域对应出现较为明显的低频异常现象,可以更好地用于储层表征。  相似文献   
864.
人体解析与姿态估计是人类行为理解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人体解析旨在区分人体图像的各个区域,而姿态估计的目标则是在图像中找出人的关节点。由于这两个任务存在天然的相关性,采用一个统一的模型同时实现两个任务,可以使两者相互受益并节省资源消耗。针对该问题,旨在设计一个高效的轻量级网络,以较少的计算资源实现两个任务一致性的高性能。在公开数据集LIP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加快推理速度并具备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865.
可倾瓦轴承由于其固有稳定性获得广泛运用,而得出该结论有赖于忽略轴瓦惯性。以屏蔽式核主泵轴承为例,由于其采用水作为润滑介质,密度和黏度较低,所提供的刚度、阻尼较小,加之所受激励频率成分复杂,在轴瓦运动中惯性作用因素具主导性。因而对无惯性轴瓦轴承的稳定性讨论结论对其不适用,有必要进一步讨论轴瓦惯性的影响。以某型核主泵径向四瓦可倾瓦轴承为例,给出一种考虑轴瓦惯性的轴承动特性计算方法,计算不同轴颈涡动频率下该泵的动特性系数,并分析轴承稳定性。结果表明,考虑轴瓦惯性条件下,瓦间承载时四瓦可倾瓦轴承产生显著的负交叉刚度和负交叉阻尼;对稳定性的分析表明,该交叉刚度对总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交叉阻尼则会削弱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6.
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层位之一,N212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南。结合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N212井区长4+5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在顺物源方向上,砂体连通性较好,以切割叠置和水平水平搭接砂体为主;在垂直物源方向上,侧向连通相对较差,以孤立砂体和垂向叠置砂体为主。在平面上,结合沉积相平面图与砂体厚度平面图得出研究区长4+52发育4条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中部,长4+521沉积微相展布与长4+522有较好的继承性。砂体厚度展布规律受沉积相的控制,砂体展布也表现为4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867.
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7075铝合金室温等通道转角拉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室温条件下金属流动、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以及等效应变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材料的变形机理。利用等通道转角拉伸试验,验证了7075铝合金变形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具出、入口的金属流动速度差使试样在大变形区出现缩颈,试样横截面的断面收缩率为17.97%;内、外模角区域的剪切力分布不均引起横截面呈椭圆形;在金属流动速度差和剪切力分布不均的共同作用下,大变形区出现明显弯曲。变形开始阶段,内、外模角区域的应力状态复杂,同时转角区域所产生的拉应力最大,导致试样在难变形区与大变形区交界处最容易产生裂纹并发生断裂,同时在大变形区靠近内模角的表面容易产生损伤。变形过程中,试样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分布呈现不均匀现象,其横截面表面处的等效应变高于内部的数值,其大变形区等效应变不均匀度系数为0.85,优于同参数的等通道转角挤压的1.46。等通道转角拉伸试验后,试样无明显的飞边与毛刺,横截面的断面收缩率为17.49%,与模拟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68.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大类的专业必修课程,且是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然而,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为应对这一挑战,从课程思政、学习模式、产教融合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着手,致力于探索创新、适用于“食品营养学”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学改革,将全面提升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更有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人才。  相似文献   
869.
针对传统目标检测算法在配电施工作业场景中对施工安全设备识别精度低和效果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线网施工安全设备识别的YOLO-Rotating算法。该算法以YOLOv8为基础,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部分Conv设计C2f-R模块,减少模型参数量,提升感受野;使用GAM注意力模块增强特征提取能力,提高语义信息并减少干扰;最后增加旋转目标检测模块使检测框与目标轮廓更贴合,提高检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配电安全设备数据集上,YOLO-Rotating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84.6%,比原算法提高了2.5%,精确度提升了2.07%。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满足边缘计算设备的要求,适用于配电现网作业施工场景。  相似文献   
870.
蒜苔冻干试验及其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蒜苔冻干工艺条件,探讨了热烫温度及时间、预冻速率、干燥室及捕水器真空度和温度对制品品质与干燥时间的影响,描述了蒜苔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并计算了蒜苔冻干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