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94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1.
汪龙龙  徐箭  孙涛  林超 《电测与仪表》2016,53(5):97-102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对于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提高输电线路自然输送功率、降低单位输送容量的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价值。作为紧凑型技术的重要方法,导线排列方式的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线路输送容量,改善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提出了一种1 000 k 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提高自然功率和单位截面积自然功率为目标,并考虑工程实际约束,建立多目标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导线优化的初始方案。在初始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初始方案的子导线排列进行了非对称优化,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导线的电磁环境因素以及线路的电气参数,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优化排列后的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62.
基于饱和控制理论的储能装置容量配置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饱和控制理论求解保持系统稳定的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device,ESD)最小容量,为电力系统储能装置的配置提供依据。从稳定域及总体收敛速度2方面分析了储能容量对含储能装置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储能装置最小容量配置方法。构建了以储能装置容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饱和系统稳定域和总体收敛速度指标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通过矩阵Schur补性质将模型求解转化为标准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问题,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可得储能装置的最小容量。该方法求解最小储能容量简便易行,不需进行大量的时域仿真。WSCC3机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63.
基于综合灵敏度分析的电压校正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负荷节点短路容量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灵敏度分析的快速电压校正控制算法,以提高电力系统在经历扰动后的电压水平和电压稳定裕度.首先通过负荷节点的电压和短路电流灵敏度分析,得到反映对负荷节点电压和稳定裕度调节能力的综合灵敏度.再通过对综合灵敏度的排序,得到控制变量的优先级,并选择综合灵敏度大的形成控制变...  相似文献   
64.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不确定性对于电网的输电能力有着较大影响.该文在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应用综合负荷模型的前提下,结合河南电网实际情况,运用可信性理论,提出了一种以负荷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为风险源的电网输电能力风险评估方法,首次系统地从负荷模型参数灵敏性/适应性分析、电网输电断面功率极限计算、随气温变化的负荷模型参数随机模糊期望值建模以及基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电网风险计算等方面来研究基于负荷模型不确定性的电网输电能力风险评估问题.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对河南电网关键断面的输电能力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保障河南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不确定性对于电网的输电能力有着较大影响。该文在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应用综合负荷模型的前提下,结合河南电网实际情况,运用可信性理论,提出了一种以负荷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为风险源的电网输电能力风险评估方法,首次系统地从负荷模型参数灵敏性/适应性分析、电网输电断面功率极限计算、随气温变化的负荷模型参数随机模糊期望值建模以及基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电网风险计算等方面来研究基于负荷模型不确定性的电网输电能力风险评估问题。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对河南电网关键断面的输电能力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保障河南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基于二级电压控制的河南电网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分控制区域和选取主导节点是二级电压控制的基础.针对河南电网,基于谱系数平均距离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FCM),提出了一种电压控制区域的综合划分方法.利用一种考虑节点可控性和代表性加权的目标函数,给出了主导节点的选取方法.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河南电网的二级电压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研究并建立了评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特高压直流接入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估网损、静态安全稳定性、多馈入短路比等因素对接入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优组合权重的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特高压直流接入方式优选方法,基于主客观加权属性值一致化建立了求取最优组合权重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相对贴近度指标来量化评估各备选方案,从而实现优选决策。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蒙西—武汉特高压直流接入华中电网的方式优选决策中,得到了分层接入方式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8.
基于函数型非参数回归模型的中长期日负荷曲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中长期日负荷曲线预测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理论,将日负荷曲线视为函数型数据,通过对历史负荷曲线样本自身规律的挖掘,建立基于历史负荷曲线样本的函数型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二次规划模型对函数型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曲线进行修正,使其满足待预测日负荷特性指标要求。利用某省级电网夏季典型日负荷数据和美国PJM电力公司冬季典型日负荷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9.
一种考虑母线短路容量的电压稳定解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短路容量是系统电压强度的标志。文中提出一种考虑母线短路容量的电压稳定解析方法, 揭示了母线短路容量与低压负荷母线电压稳定的解析关系。在对电源侧戴维南等值的基础上,基 于配电网的等值负荷模型在不增加系统规模的情况下使电压稳定分析更符合实际。推导得到的保 持电压稳定的临界最小短路容量是一个综合性的电压稳定参数,可以直接全面量化配电网负荷侧 的变化对电压稳定的影响。比较临界最小短路容量和实际短路容量可以快速评估母线的电压稳定 性,跟踪二者的变化可以明确区分造成电压失稳的根本原因,从而为电压稳定控制提供更加明确的 参考依据。为母线短路容量应用于广域电压稳定的在线评估和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0.
徐箭  陈允平 《高电压技术》2006,32(7):105-108
针对现有风险模型考虑系统稳定性过于简单的缺点,在实用动态安全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指标并将它应用到提高输电线路传输功率极限的计算中,综合考虑超极限运行的经济效益和故障后的紧急控制成本,确定系统最佳运行点。该指标采用事故发生的概率来考虑其不确定性,利用紧急控制成本来衡量失稳事故的严重性。以江苏电网为例的验算结果表明,采用该风险指标确定的系统运行点能有效协调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经济、社会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