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5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我单位的服务器,原来是基于Windows Server2003 Active Directory,其中有DFS文件系统。近几天,将单位的服务器升级到了WindowsServer2008。在查看DFS的属性中,发现DFS仍然是Windows2000Server模式(如图1)。在WindowsServer2008帮助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22.
23.
利用制备的以表面预活化带双键的无机纳米硅胶颗粒作为交联剂,带有磺酸跟基团的3-磺酸丙基甲基丙烯酸钾盐(SPMA)为有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甲醇、环己醇和水作为三元致孔剂,内径为150μm的有机与无机杂化强阳离子交换整体柱对血浆和尿液两种基体中的盐酸二甲双胍进行分离检测,并优化了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24.
核电场所产生的放射性惰性气体辐射场主要为β-γ混合场,叠层探测器具有良好的β-γ甄别能力。为了测量放射性惰性气体,研制了一套4π叠层探测器。该叠层探测器主要是由内层侧壁厚度为1 mm的中空圆柱形塑料闪烁体EJ-200,外叠加一层侧壁厚度为20 mm的碘化铯闪烁体CsI(Tl)组成的探头,两个圆柱底面用硅油耦合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使用意大利CAEN公司的DT5790波形数字采样器和DPP-PSD(Digital Pulse Processing-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控制探头输出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后端使用ROOT和MATLAB软件对获取结果进行处理。通过使用~(133)Ba和~(137)Cs放射源对该探测器进行标定刻度,实现了β-γ信号甄别,表明该4π叠层探测器具备测量放射性惰性气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5.
将溶胶-凝胶法应用于纺织品抗紫外整理当中,可以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屏蔽作用.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将钛酸四丁酯作为前驱体制备二氧化钛水溶胶,研究了钛酸四丁酯、水、螯合剂、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二氧化钛水溶胶的粒径分布,用稳定时间评价二氧化钛水溶胶的稳定性,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n[钛酸四丁酯]:n[螯合剂]:n[催化剂]:n[水]=1:5.5:1.66:90,室温下反应1h.通过测定紫外线透过率并计算UPF值来评价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显示整理后涤棉织物的UPF达到60,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SiC纳米颗粒的方式,成功获得了含有SiC纳米颗粒的复合微弧氧化膜层。采用D-MAXIIA型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金相定量分析光学显微镜分别对陶瓷膜的相组成、微观组织结构及膜层厚度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AutoLAB-PGSTAT302型电化学工作站对制备的微弧氧化膜进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的测定。结果表明:SiC颗粒在复合微弧氧化膜层中的含量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添加SiC纳米颗粒后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没有明显变化;与未添加SiC纳米颗粒的微弧氧化膜层相比,其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7.
简要介绍了GSM网络短消息业务SMS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基于GSM/SMS的远程广告塔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给出了基于PHILIPS的P89LPC932A1 Flash单片机的远程监控终端的硬件设计方案,并介绍了主程序和GSM通信子程序的软件设计.实践证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以快速溶剂萃取-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含量。风干土壤样品经ASE-350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萃取液用层析柱净化,旋转蒸发仪蒸干,氮吹仪浓缩后,用全扫描(SCAN)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土壤中的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含量。该方法检出限为0.03 mg/kg,加标回收率为75.0%~116.0%,相对标准偏差为0.55%~6.55%(n=6)。该方法具有萃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前处理操作简便及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可用于测定土壤中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目前,仅对某单一污染物的研究已经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复合污染的情况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复合污染的修复难度。土壤和地下水是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主要富集场所,同时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依托,一旦被污染将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毒性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修复方法,并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0.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胶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胶体不仅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带有电荷等基本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双电层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些特点使得胶体成为地下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并对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中的胶体及其对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地下环境中的胶体来源、可移动胶体的释放与沉积、胶体自身的特征与环境行为以及胶体对不同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分析了各种环境因子对胶体-污染物共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的过程与机理等尚需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