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5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篇
冶金工业   4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71.
取向硅钢激光刻痕工艺参数优化及相关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牌号取向硅钢成品板进行激光刻痕,研究工作电流、激光频率、刻痕速率等参数对细化磁畴及铁损值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艺下的刻痕表面形貌及磁畴细化的程度。结果表明,该样品优化的刻痕参数:工作电流12A、激光频率3 500Hz、刻痕速率800mm/s,该参数下P1.7可降低9.45%。不同参数下样品表面刻痕形貌差异较大,刻痕蚀点刚好连续时磁畴细化效果最好;激光刻痕后,磁畴宽度明显减小,但显著细化区分布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172.
取向硅钢激光刻痕对绝缘层的影响及刻痕耐热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输入电流下激光刻痕对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的影响,分析了刻痕宽度、刻痕深度和磁性能随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刻痕对绝缘涂层的破坏程度,并对刻痕后的取向硅钢样品进行退火,研究刻痕后磁畴粗化规律,对激光刻痕的耐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刻痕的宽度和深度增大,刻痕对绝缘涂层的损伤严重。激光刻痕样品在5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去应力退火,磁畴开始粗化,铁损较刻痕后升高。确定了磁畴粗化定量关系。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磁畴宽度增大,铁损升高的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73.
毛卫民 《江西建材》2014,(21):63-6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建筑正向着大型化、高层化快速发展,大量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增多。再加上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当中,导致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随之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更加广泛了。深基坑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和建筑的质量挂钩。做好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管控,对于提升建筑物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冲压铝板塑性应变比的在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一种快速而准确地测定3104冲压铝板塑性应变比r值的技术。根据铝板的织构组分和极图的对称性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极图数据的检测量,利用X射线面探测可以快速记录所需织构组分的关键数据,进而计算出正态分布各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利用初始单系滑移模型和{123}〈634〉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3104铝合金板的应变比(r)值,并兼顾到非织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变形速率对半固态AlSi7Mg合金变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Gleeble 1 50 0热模拟机对半固态AlSi7Mg合金触变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保温时间为 1 0~ 30s,变形温度为 579℃时 ,随着形变速率提高 ,试样内部最大抗力及最大应力皆呈上升趋势。应变率较小时 ,变形的主导机制由液相流动和阻尼液相流动渐变为颗粒滑动和颗粒塑性变形 ;应变率较大时 ,应力变化可分为三阶段 ,即瞬态激增段、平稳变化段及稳定变化段。瞬态激增段的变形机制由初始的液相流动和阻尼液相流动骤变为颗粒滑动和颗粒塑性变形 ,其它两个阶段为 4种变形机制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6.
1Cr18Ni9Ti的流变浆料制备和直接轧制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自行设计装置进行1Cr18Ni9Ti不锈钢的半固态流变浆料制备和半固态流变浆料的直接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流变组织中先结晶的奥氏体呈近球状,尺寸在100-200μm,半固态流变浆料的固相率为50%-60%;该流变浆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半固态直接轧制成形过程中会产生液相偏析和一定程度的固相颗粒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77.
60Si2Mn弹簧钢半固态浆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60Si2Mn弹簧钢半固态浆料的制备规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搅拌时间为2min时,可以获得尺寸大小为100-300μm、固相率为40%~50%的球状初生奥氏体的半固态浆料,这样的半固态浆料便于从搅拌室底孔中放出;电磁搅拌使60Si2Mn弹簧钢熔体获得均匀的温度场和溶质场,抑制了发达的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形成,为球状晶的获得奠定了基础;电磁搅拌引起蔷薇状初生奥氏体枝晶出现强烈的温度起伏和枝晶臂根部熔断是获得球状晶粒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8.
新型冷轧双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卫民  吴勇  余永宁  冯惠平 《钢铁》2002,37(8):53-57
研究了一种新型冷轧双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的形成过程。这种钢的基本化学成分:Fe-0.054%C-2.84%Si-1.33%Mn。冷轧钢板在1050-1100℃真空退火时进入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区,从而借助{001}<110>取向铁素体晶粒的稳定性及表面脱碳过程中向奥氏体内的生长而形成表面层极强的{001}<110>织构。在随后840℃湿氢气氛的退火过程中表层晶粒随进一步脱碳而迅速长入中心层,在钢板中形成强{001}<110>织构的柱状晶组织。该钢的制备过程与连续式工业生产流程相符,因而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9.
钛对高强度Nb+Ti-IF冷轧罩式炉退火钢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钛(铌固定)对高强度Nb+Ti-IF冷轧罩式炉退火钢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N≈1(原子比)时伸长率和rm值最高,随着钛含量的进一步增加,钢中过剩的钛将和磷形成FeTiP析出相,延迟了再结晶,使伸长率和rm值降低。  相似文献   
180.
为了研究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薄膜生长过程中{100}织构的形成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CVD自支撑金刚石薄膜的宏观织构、微区晶界分布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金刚石薄膜以{111}面或{100}面为生长前沿面都能够形成{100}织构,但形成的表面形貌不同;通过吸附CH3-和CH3-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